建立網絡中的閱讀文化


2692 期(2016 年 3 月 27 日)
◎ 閱讀起動 ◎ 陳永浩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自踏入以人和社羣為本的Web 2.0 及3.0新文化後,互聯網、社交網絡和新媒體已成為匯集香港人思想的一大主流。一部智能電話或是平板電腦,取代了我們以往手上捧着的書本,成為查看資料和閱讀的新主流。

  

  然而,標榜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互聯網,除了給予我們無限的閱讀空間,也同時帶有一些另類特質:如互聯網的資訊流動速度極快,一個消息或是熱門文章,可能於一兩天內「熱爆」,但也會於三數天後就「沈底」。這種「好快High,好快Die」的文化,使我們在網絡上閱讀時,講求簡單直接,快速即食。另外,我們在網上閱讀時,也缺少分辨內容真偽的習慣,容易「照單全收」,不問真假。而事實上,網上資料有時也會立場偏頗,內容流於片面。

  

  那麼,作為新世代的網上讀者,應注意甚麼?首先,我們應了解互聯網的文化與我們閱讀的相互關係:相對於互聯網的「快」,其實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去「慢」。除了速讀網上資料,我們也要時常提醒自己:閱讀是個享受,需要細味推敲,才能悟出文章本意。有時,建立「閱讀時間」,或是購置一個「只為閱讀」的電子手帳,可以幫助建立專心、慢讀的文化。

  

  此外,互聯網資料的免費特性,難免使人覺得網上資料都是順手拈來,少有珍惜。大家不妨多看現今愈來愈流行的電子書,當中不少設計精美,也提供書籤或筆記功能,幫助大家更好地閱讀。而互聯網的「海量」資料,廣度有餘,深度不足。要找到有深度的文章,除了大家熟悉的Google外,也可以嘗試於較專門的Google Scholar網站尋找,其中文章較為學術性,內容也較詳盡嚴謹。而在網上尋找資料時,也可多留意文章的來源。如在維基網站的資料,都會附有來源出處,大家瀏覽時可以先去查看,便能更清楚資料的準確性。最後,大家也不要忘記,Google雖然強大,但也不是無限的:還有很多書本、資料,是網上尋找不到的,記着不時回到實體世界,逛一下「真」書店和圖書館。

  

  其實只要用心在網上尋找,我們也能好好於互聯網上享受閱讀,既深且廣,樂在其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