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求真,謙卑自處──
淺談網絡上的倫理與責任


2692 期(2016 年 3 月 27 日)
◎ 閱讀起動 ◎ 俞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張無忌:

  「宋師伯他們都是明理君子,焉能胡亂怪人?」

  

  趙敏冷笑道:

  「越是自以為是君子的,越會胡亂怪人。」

  ~摘自《倚天屠龍記》

  

  金庸小說描寫人性極其深刻,每次在網絡及新媒體上看到一些富爭議話題的討論,筆者都想起這段情節。謹與讀者分享幾點觀察,共同思考網絡上的倫理和作為基督徒的責任。

  

  得空間?失空間?

  

  網絡與新媒體提供更廣闊多元的分享和討論空間,然而近年筆者留意到一旦觸及一些富爭議話題,如同性戀、佔中、旺角事件等等,參與討論者往往為要以自認為正確的立場說服對方而激烈爭辯,甚至出現用攻擊對方背景或政治立場等來否定對方,以達致推倒對方論點的效果。這類缺乏操守和尊重的討論態度,令不少希望作理性討論或取態較溫和者卻步,反而收窄討論空間,形同滅聲,形成一種未必全面的主流意見錯覺。

  

  聲音大?聲音小?

  

  網絡與新媒體讓我們可以發聲,但有時候我們會跌入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陷阱,以為聲音大,對方就能接收得更清楚。事實上,如果聲大而無理,只會產生反效果,令聽者充耳不聞,能被接收到的聲音反而變小。

  

  傳真快?失真快?

  

  我們在網絡上讀到甚麼資訊,總想第一時間與友好分享。在分享轉發時我們總以為在「傳真」,但如缺乏求證核實,隨時令我們變成「失真」的幫凶。筆者有幾次收到弟兄姊妹的分享,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醫療改革措施中,強制在人體植入晶片作數據收集用途,並指這就是《聖經》啟示錄所提及的獸印──只要稍為查證,就知道這則訊息並非事實。

  

  明辨求真,謙卑自處

  

  作為基督徒,要傳福音、作見證,在網絡時代更要堅守明辨求真的原則,展現信仰的真實。我們會否在某些時候都變成文首故事中的武當高人般,自恃真理在手,就自以為是,缺乏謙卑自省,對人不對事,贏了辯論卻失了見證呢?

  

  作為資訊接收者,宜慎思其理,明辨出處。

  作為資訊發佈者,宜核實求真,力求持平。

  作為討論參與者,宜謙卑自處,以理論證。

  

  作為基督徒,筆者深信這些都是我們的基本責任,不論線上,還是線下。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

  (帖前五21)

  

  延伸閱讀—

  基督徒網絡倫理文章:

  http://netfish.cc/tag/ethics/

  網絡倫理講座:

  http://newmediatalk.cc/tag/ethics/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