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信得簡單點嗎?


2685 期(2016 年 2 月 7 日)
◎ 信仰重尋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對於一些在西方「基督教國家」長大,又或者在傳統基督教家庭長大的信徒來說,信仰幾乎是一件與生俱來的事情。就像在拜偶像家庭長大的孩子一樣,他們過時過節上香拜神,就像基督徒聖誕節報佳音那樣自然。除非是遇到重大的衝擊或挑戰,他們根本不覺得需要反省這個習俗文化。有人認為這樣「孩子般的信心」也算是一種恩賜,沒甚麼好非議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當這些人慢慢長大,他們也必然會在不同程度上反思信仰跟現實生活之間的關係。如果發現原來沒有甚麼關係,也就可以頭也不回地棄若敝屣,又或者只是在一些大的節日禮貌地跟隨家人參與宗教儀式。如此而已。相反,如果他們在當中找到一些重要的相關性,繼而有系統地思考它們之間的關係,那就已然進入信仰反省甚至神學思考的範疇。

  對於信仰反省或神學思考,其實不同的宗教傳統也有不同的態度。譬如猶太教或印度教,甚至更正教的一些教派,就認為這類偏重頭腦或理性的「神學」只不過是「關於神的學問」,並無助信徒過敬虔的生活,因而不屑一顧。

  對於基督信仰確實在甚麼時候成為一套相對完整的神學系統,學者們大概有不同的意見。不過就是為了在當時的希臘羅馬文化中站穩住腳,也不得不對信仰作出仔細的思量。事實上就是新約聖經本身,不僅是約翰福音和保羅書信,也包括符類福音,就已經包含了不同向度的神學思考。

  因此,神學思考其實一開始就已經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世代以來,這個思考過程因着應對不同的詰問和挑戰,形成不同的偏向和傳統:拉比的權威、希臘的哲思、諾斯底主義及相關的神祕教派、強大的伊斯蘭教思想,以及近代風起雲湧的現代/後現代思潮。

  今天的信徒,基本上跟初期教會所面對的並沒有兩樣。作為信徒,我們必須弄清楚環繞基督生平的事件,跟我們如何安身立命有甚麼關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