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為了校閱劇本,需要找一本元雜劇來參考,家中沒有此書,於是向朋友借閱。朋友交給我的,是中華書局的套裝書的其中一本,看着十分親切,因為這是多年前我們唸書的時候流行的參考書形式,當時我們買書,很多時候都是一套一套的東西。
一大羣同學,沒有多少個手頭豐裕的,大多數人都要向政府借錢,都是苦學生,一套一套的書,往往是省吃儉用才買回來的,另外大年初一上某書店買書,可獲六折優待,那老闆脾氣不佳,經常出言嘲弄,我們為了買平價書,也不得不消受他的怪脾氣。
借書給我的朋友是在台灣唸大學的,她說窮學生買書可真是付足代價。比如某一套書,她吃了一個月的麵包省下飯錢才買到手,所以實在捨不得丟掉。屢次收拾家居,減少身外物,但是那些舊書,總是丟不下手。
物質不豐裕的年代,無論是心愛的玩具、衣飾,抑或追求夢想的書籍、照相機、唱片等,一律得想辦法努力一番才可得到,包括剋扣自己,又或去兼職,又或苦苦積蓄,總而言之都是要付代價,所以東西到手後都很珍惜。或許我們就是這樣學會了人生的一課︰所有值得珍惜的東西,必定經過付代價的經歷。
即或一技之長,或是掌握一種才能,以至鑽研學問,莫不如此,不付代價不可能得到。人生中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必然是自己付出了心思時間努力的後果。為人父母者,實應謹記要讓下一代同樣去付代價,以致他們能擁有對他們珍貴的東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