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走過的路!
第 2664 期(2015 年 9 月 13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鍾志強
基督教會以琳堂是一所不隸屬於任何宗派的獨立堂會,自一九五八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傳揚福音,領人歸主,建立信徒的屬靈生命,並在所屬的社羣中努力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
回顧教會的歷史,五十年代初期,幾位來自國內的弟兄姊妹(翟誌一夫婦、王天樂弟兄、翟立中夫婦),每個星期六下午聯同廣州聖經學院(播道神學院前身)的同學和牧者,穿梭於各處的木屋區舉行祈禱會,又在佐敦道碼頭附近的空地上支搭帳棚,拉起手風琴,吸引了許多小孩子前來,大家蓆地而坐的唱詩歌,聽聖經故事,慢慢地將福音傳開了。
當時從國內來港的家庭都非常窮困,弟兄們眼見有不少孩子失學,便興起了為那些孩子辦識字班的念頭;感謝上帝,得到美國芝加哥一西人總會應允每月提供資助,便憑信心在啟德新村的石屋、青山道的木屋區辦識字班,又借用中國佈道會於彌敦道的辦公室興辦義學,招收失學的兒童。三處的學生,每天早晨的第一課就是:崇拜和研讀聖經。
一九五二年,中國佈道會的會所要清拆,弟兄們憑信心用貸款買下了尖沙咀山林道二十八號的一個樓層,繼續週六的祈禱會和義學,並且在晚間開始了崇拜聚會,邀請學生們的家長前來聽道。感謝上帝,崇拜聚會的人數陸續增加,第一次的洗禮聚會,就有六十多人受洗歸主,榮耀歸給天上的父神!
及後,青山道木屋區發生大火,很多木屋都被燒毀,幸而並沒有波及舉行識字班的木屋,仍然可以上課;當港督葛量洪前來視察災情時,看見學生仍在上課,深受感動,立刻承諾分配李鄭屋邨的天台給我們繼續辦學。不單只青山道木屋區的學生可以得到照顧,就是啟德新村石屋、以及山林道的學生,全部都可以獲得津貼,到李鄭屋邨的天台小學正式上課了,而山林道的會址,就全留給教會作聚會之用。到一九五八年十月十日,基督教會以琳堂正式成立,由王天樂弟兄負責教會聖工。王天樂弟兄其後於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被按立為牧師,成為以琳堂第一位主任牧師。
以琳堂成立之後,除繼續運作李鄭屋邨的天台小學之外,又在山林道會址開辦了複式教學的證基小學,收納區內家境清貧,或因父母忙於為口奔馳而疏於照顧,瀕臨失學的孩子。與此同時,教會的創立人翟誌一牧師及師母亦在長洲山頂道創辦了基督教兒童教養院,免費收留因家庭窮困而父母無力撫養的孩子,除了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教導他們讀書識字外,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認識這位慈愛與憐憫的天父上帝,讓他們在艱難的歲月中得以在上帝的恩典中體會人間有愛。
隨着香港經濟起飛,教會情況也略有改善,但因地產市道的興旺,卻給教會帶來了另一個挑戰。一九七二年教會收到業主的通知,山林道的樓房要清拆了!以琳堂將要遷往何處去呢?弟兄姊妹為此迫切地同心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為教會開出路。從報章上得知亞皆老街118號一樓C座放售,王天樂弟兄遂前往了解、詢問,結果是業主開價十九萬元,但當時教會的存款及能力都只及樓價的半數。感謝上帝,祂的作為奇妙,非人力所能及。當時傳出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的消息,港人因懼怕中美修好後,可能會導致共產黨在香港的影響力增加而出現恐慌,樓市應聲而下,教會在那時再跟業主接洽,結果,業主願意割價售物業,教會因而得以用一個十分相宜、也合乎教會能力負擔的價格購得新堂址。在這件事上,全體弟兄姊妹姊妹都學會了一個功課:禱告仰望上帝,因祂必有最好的預備!
在亞皆老街堂址聚會這二十年間,感謝上帝的看顧與保守,雖然長時間都只得一位全時間傳道同工在獨力支撐,會眾卻仍舊可以得到充足的餧養,享受穩定的教會生活,崇拜聚會人數亦由平均七十人穩步上升至平均九十五人,地方也顯得不夠用。至一九九一年,上帝又為我們預備了現今的堂址,面積較原址大了一倍,於同年的十二月七日,我們懷着無限感恩的心,在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地方舉行了獻堂禮。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忘記上帝給我們的吩咐:在這個社區中作祂的燈臺,去服侍有需要的人。
回顧過去這五十多年教會所走過的路,縱或有崎嶇、起伏,但卻肯定是一條恩典之路,因為上帝的恩典夠用。
鍾志強(基督教會以琳堂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