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62 期(2015 年 8 月 30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我家孩子上中小學都自帶飲用水,因為覺得學校的飲水機供應的水不好喝。那瓶水重近一公斤。當時教育界流行不同的東西—關心孩子書包重量,讓孩子帶一大瓶水回學校,那時候實屬政治不正確。時移世易,現在有不同關注。
除了書本、筆記簿、文具和各式雜物,學童還有很多要帶的東西,例如小點;要不,他們就到小賣部買各種父母不想他吃的東西,還要花錢。老二唸中學的時候,告訴我班上有一名同學,每天都帶一個麵包回校當點心。有一天不知為甚麼沒有吃,第二天又帶來一個新的麵包,他把昨天的麵包吃掉,把新麵包掛在桌邊。如是者連續多天他每天帶一個新麵包回來,把隔夜麵包吃掉。這成了班上的笑話。
或問,他只要有一天不帶新麵包,不就解決問題了?老二說,同學的麵包是家人預備好的,他似乎不想告訴家人自己某一天沒有吃麵包,於是每天吃隔夜麵包。很簡單的溝通之道,沒有就是沒有。
我不敢笑這少年人愚痴,因為日光之下無新事,太多人都是一般情況。犯了錯,做了不對的事,甚至只是一項壞習慣,本是很簡單就可改正,卻總是不斷以另一過錯去掩蓋之前的不足,自己卻一直承受其間的惡果。有時甚至愈演愈烈,耗費生命青春。生命中不是沒有「新鮮麵包」,只是自己以「隔夜麵包」把好東西排除出去了。人的愚昧,原是同出一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