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亞德》


2643 期(2015 年 4 月 19 日)
◎ 經典看人生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何必為我如此悲傷?沒有人可以逆乎我的命運,將我拋落死亡。而命運?從來沒有活着的人逃脫過它,無論是勇敢的或是懦弱的,我告訴你 —從我們出生的那日開始,它就伴隨着我們。」 (荷馬,《伊利亞德》)

  

  命運,是大部分希臘悲劇的主題。事實上,大部分蕩氣迴腸的古典文學甚至音樂,都免不了涉及渺小浮生對抗無情的命運。

  中國道家對命運的理解,是不徇情面、以眾生為芻狗的「不仁天地」。希臘神話的諸神,卻是一些容易被人惹怒或被羅致去播弄人間命運的神祇。簡單來說,他們只不過是跟人一般性情,卻對人們操着生殺大權的神靈暴君。而一般人對命運的理解,往往就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近年坊間流行「知識改變命運」。毋庸置疑,從一個功利的角度,知識確實是人們循着社會階梯向上流動的有用工具。但我們更為熟悉的,或許是「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常常聽人說:你未必可以改變你的際遇,卻可以改變你面對際遇的態度。事實上,我們的經驗可以印證,態度的改變,往往會對際遇產生微妙的變化。我們確實可以刻意調整自己對個別事情的態度,去影響事情的發展。

  可是我們的性格取向,就是我們對事物的基本態度反應,卻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生命的預設。荷馬說「從我們出生開始,命運就伴隨着我們」。而從我們出生就伴隨着我們的,正是我們的性格。「沒有人可以逆乎我們的命運,將我們怎麼樣」,正是這個意思。我們遇到的,說到底都是我們應得的。性格支配命運,往往超乎我們想像。

  雅各拉着以掃的腳跟來到世界,就預示了雅各的性格,和兄弟間日後的關係。保羅的神學解讀是:「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做出來,只因要顯明上帝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羅九11)

  在社會強調個人自由、努力的當下,讓我們心存謙卑,認識自己的內在定限,承認「敬畏耶和華」才是智慧的開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