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巴會通齊宣教·福音廣傳達三江
第 2619 期(2014 年 11 月 2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李志剛
三巴教會 同有淵源
論及中華基督教禮賢的發展和歷史根源,則不能不說「三巴會」的關係,因為在廣東基督教史上常有「三巴會」之稱。所謂「三巴」:一「巴」是指瑞士,萊茵河上游的Basle城(現譯巴塞爾,「巴色」是客家語音)的巴色傳道會(The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 at Basle, 源於一七三零年的The Germany Christian Society),創會於一八一五年九月二十五日。二「巴」是指禮賢傳道會(The Rhenish Missionary Society),是德國禮賢(其後有譯為萊茵)省傳道會,由於傳道會設於Barman城,故有稱為巴冕會,創立於一八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三「巴」是指巴陵傳道會(The 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於一八二四年由柏林仁湼克牧師(Rev. Jahann Janicke)所創辦的宣教學院(The Mission Seminary)發展而成。「三巴會」成立先後,以「巴色會」於一八一五年九月二十五日成立為最早;其次是巴陵會,成立於一八二四年;最晚是禮賢會(巴冕會)於一八二九年成立。三巴傳道會中以巴冕最會為小,就人文歷史和地理環境的關係,巴色會位處萊茵河的上游;巴冕會則屬萊茵河的中游,所以巴冕會與巴色會在聯繫上較為密切。
有關「三巴會」同有的根源:一是語言的根源,三巴會可說是德語的差會,更是瑞、德國到中國傳教最早的差會。由於歷年派遣來華的教士為數不多,是以德國在華教士聯繫更為密切。二是師承的同源,在十九世紀初葉,柏林仁湼克牧師是敬虔主義宣教學泰斗,他於一八零零年二月一日所創辦宣教學院甚負盛名,當巴色會籌創之先,曾邀請仁湼克牧師將宣教學院遷往巴塞爾,使能培育更多宣教士到外國宣教,可惜未為所允。然而德國首位來華傳教的郭士立牧師,是於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三年曾入讀柏林仁湼克宣教學院,以致其一生事奉均受影響。及至一八四七年之有巴色會兩位教士;巴冕會有兩位教士之東來,均受教於郭士立牧師門下,分別學習廣府語、客家語、潮州語;並聽由郭士立牧師安排,進入內地不同方言區宣教。及至一八五一年有小巴陵會差派那文牧師之來港,亦在郭士立牧師門下受教,其後「福漢會」事業則由小巴陵會承繼。換言之,三巴會早年來華教士可說仁湼克牧師宣教精神的延續。三是福漢的本源:郭士立牧師於一八四四年在港創立的「福漢會」(又稱漢會,The Chinese Union),確定以漢人土著對漢人土著為宣教對象。郭士立牧師認識到廣東的土著分廣府、客家、潮州三大民系,分配巴冕會專向廣府土著;巴色會專向客家土著和潮州的土著為對象,凡此均屬漢人的土著。及其後所見,巴冕會專事廣府語的漢人;巴色會專事客家的漢人(按巴色會黎力基牧師一八五二年在潮州鹽灶被官方驅趕,返港後與韓山明牧師專事客家宣教工作)。小巴陵會一八五一年到港之時,巴冕會和巴色會教士經已脫離福漢會,歸回本差會服務。所以小巴陵會那文牧師抵港後專為福漢會工作,同年八月九日郭士立牧師病逝,小巴陵會即承繼福漢會事工。由於三巴會都是源於福漢會,因在此人事上是離不了福漢會的根,以至其後巴色會在東江發展工作;巴冕會在珠江口岸各地;巴陵會在北江各地建立鄉村土著教會,形成三巴會在三江宣教的運作。
宣教互通 人事互動
巴色會和巴冕會之脫離福漢會後,兩會經定廣東土著宣教的方策,惟是小巴陵會之抵港,沿襲福漢會的廣府語和客家語的土著工作,每多有賴於兩巴會的協助。就所知巴冕會羅存德牧師(Rev. Wilhelm Lobscheid)是於一八四八年五月二十二日抵達香港,其時應受郭士立牧師的教導和調配,一八至五零年三月十八日復返歐洲;其後得郭士立牧師一八四九年回國後在德國創辦的「中國傳道會」(The Chinese Evangelization Society),於一八五三年二月十八日再臨香港,一八五五年入歸善荷㘭鄉蒲蘆圍傳教,不久即有陳觀海父母受洗信教,該會繼有郭念三醫生(Dr. Heirich Gocking)在蒲蘆圍行醫開設義學;陳觀海隨即入學,時至一八六零年郭念三醫生返國,繼而有巴冕會葉納清牧師入荷㘭開辦神道學校,陳觀海受教葉納清門下,時至一八六四年荷㘭發生疫病,葉納清牧師父子三人染病逝世,以致巴冕會遷校西鄉。陳觀海隨校遷往。時小巴陵會何必烈牧師(Rev. F. Hubrig)在廣州開設神道學校,陳觀海旋即前赴廣州入讀。一八六七年以陳觀海成績優異,院長何牧師薦往德國入讀柏林神學院,於十月十二日啟程前往德國,是為中國第一位留德學生。
三巴聖工 不離香港
「小巴陵會」(王元深在《聖道東來考》所稱)是郭士立牧師於一八四九年回國倡議成立的「中國傳道會」(The Chinese Evangelization Society),其時只有柏林婦女會(Berlin Women's Missionary Society for China)和斯德丁(Stettin)教會支持,所派教士先於一八五一年來港在灣仔創辦巴陵育嬰堂,其後教士分別前往寶安、東莞、歸善、龍門、番禺、花縣、清遠、南雄各客家地區傳教。該會因財力不繼,有請巴陵傳道會(The 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接辦,適逢歐洲發生普法戰爭,巴陵傳道會已受影響,故小巴陵會於一八七二年合併於巴冕會(禮賢會),直至一八八一年才告分開,先後有十年之久,是以巴冕會除珠江廣府人口工作外,並擴展到北江原屬小巴陵會的客家地區,在這十年間可說是中華禮賢會宣教鼎盛時期。以陳觀海於一八七二年在柏林神學院畢業後,以聖經古文認識不足,須入禮賢神學院進修,至一八七四年畢業,同年八月十二日按立為牧師,他應說是中國禮賢會第一位牧師,回港後首先安排於香港巴陵育嬰堂工作,與女教師梁瓊羨共諧連理。其後又以大材小用薦往西營盤巴色會協助黎力基牧師推展內地客家事務,其後陳牧師先後調往寶安、惠州、永安、古竹等地傳道。當退休後隱居香港之時,即在禮賢會堂擔任義務工作。陳觀海牧師稱之為「三巴牧師」,實不為過。在巴陵會合併於禮賢會期間,德國禮賢傳道會有意按立王元深為牧師,王公謙辭而推薦按立小巴陵會胡燮菴為牧師,故胡燮菴之受按應是禮賢會的牧師。王煜初患肺病於一八七二年來港休養,可在巴陵會育嬰院任教,因此時巴陵會也合併於禮賢會,王煜初之能在港休養,可說是禮賢會的安排。
由三巴會於一九零八年至一九一一年在香港出《德華朔望報》半月刊,該總理主筆為葉道勝牧師(Rev. Immanuel Gottiek Genahr),編輯所設在禮賢會。葉道勝牧師之能擔任重任,固然由於他是禮賢會首位來華教士葉納清牧師的兒子;此外又因為巴色會首位來華教士黎力基牧師(Rev. Rudolph Lechler)是他的舅父,富有「三巴會」的人脈關係。當年在廣東「三巴會」,合稱之為「廣東德華耶穌教會」。「三巴會」亦曾聯合出版《頌主詩歌》,以供三會信徒之用。其後進行編修,巴陵會郭宜堅牧師(Rev. A Kollecker);巴色會花里仁牧師(Rev. J. H. Vomel);禮賢會赫治理牧師(Rev. Gottfried Hotzel),公推赫治理牧師總理其事。是以得見三巴會在差會年代時期,是相連相通,在廣東土著地區努力傳揚福音,其中有不少為主犧牲,而葬於香港或內地的墓園,在內地墓地有稱之為「番鬼墳」。
李志剛(中華基督教禮賢會前區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