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屬靈階級齊事奉
 牧者擴展領袖牧養


2592 期(2014 年 4 月 2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小組教會模式能實踐信徒皆祭司,讓信徒領袖牧養信徒,牧者專注擴展教會,共同承擔大使命。但另一方面,隨着神學普及化,有牧者大感增加牧養難度,信徒與牧者角色混淆不清,牧者要學習取得平衡,維持職分的獨特性,才能建立健康的堂會。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主辦,華福香港區委會協辦之牧養沙龍:「還我牧職?」已於四月十四日舉行。

  「一個平信徒可以去到幾盡?」現於泰南宣教、曾著《還我教會》一書的李偉良宣教士問,並分享自己作為平信徒到泰國宣教、美國讀神學等經歷。他認為牧者要先「完全奉獻」,才能成為榜樣,感染信徒為主瘋狂。他不諱言指出,今日很多信徒只是每禮拜參與兩小時的崇拜,奉獻也只流於金錢上,他認為必須要重新教導奉獻的概念。「基督教來源本來就是所有信徒都要承傳大使命,包括教導、施洗、建立教會,就如馬丁路德所言『信徒皆祭司』。」李認為應該回到本源,即使沒有神學畢業、沒有被按立的信徒亦可像初期教會信徒奉獻自己,承傳大使命,但需看各自教會的接受程度作配合。

  「聖經只教導『靠福音養生』,從來沒教導『靠牧養維生』。」他建議牧者專注擴展教會、牧養領袖,讓信徒領袖牧養其他信徒,以小組教會的層遞式進行牧養。他又言一個全職牧者牧養一千個信徒是最為理想的「黃金比例」,他解釋比例愈高,顯示平信徒領袖愈投入事奉,愈能分擔全職牧者的職能,教會亦能行之有效對外佈道,建立門訓和增長機制。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笑言,李偉良宣教士是推行體制外的革命,自己則主張推行體制內的改革。他提到現時香港受薪教牧人數約有四千人,加上將會有大量教牧同工步入退休年齡,教牧變得相當「渴市」。胡牧師鼓勵打破往昔的屬靈階級觀念,說:「以往我們總會認為教牧身分較高,但今日人人透過不同方式活出召命,不需要分階級比較。」

  他續言初期教會的機制與今日教會相似,當時因異端興起,聖餐統一由主教主持,以確保正統,防犯異端。今日教牧亦應保持其職分的獨特性,維持承擔宣講教導,他說:「沒有神學訓練的信徒,要在每個主日宣講上帝的話語有一定危險性,某些落後地區可以這樣做,但相信香港仍是比較接受有神學訓練的牧者詮釋聖經和帶領教會。」加爾文認為提摩太於按立禮所受的恩賜是指向建立教會,司托德牧師亦認為極有可能是與教導聖經有關,因此胡志偉牧師指出:「宣講教導與牧師職分有極大關連,香港仍應由按立牧者講道。」他最後提醒教牧要委身在職事上,但並非所有事情也親力親為,而是確保堂會內各事工有人承擔,建立健康的堂會。

  討論時有與會教牧表示,近年信徒神學普及化,增加牧養難度,亦有教牧提議減少講道,增加專題講座作教導。李偉良宣教士回應時直言今日很容易獲取知識,但教牧不應因社會知識化而「走錯方向」,因為牧養與知識並沒有直接關係,同行的關係才是最重要。胡志偉牧師則認為香港最大問題是聽道聽得太多,學習聖經時段太少,他說:「我不鼓勵信徒常去講座,反而應多討論聖經,才不致令道與教會事工、生活分割。今日講道最大問題是沒有任何具體建議和配套,無法令信徒可以讓道在生活中發揮效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百年人物】

【聯會內望】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