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行合一 —
香港信義會的教育和社會服務


2581 期(2014 年 2 月 9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呂慶棠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信義宗西差會在一百多年前開始在華的宣教事工,除了佈道建立教會外,亦按當時社會的需要,辦學、開設醫院、孤兒院……等,教育與服務並行。

  隨着時局變化,一九四八年信義神學院南遷;伴隨着的亦是「教育與服務」雙軌宣教策略南來。開辦識字班、天台學校、痲瘋病院、難民營中的服侍、扶貧救濟物資的發放等等,這些工作跟隨着宣教士的腳蹤,踏遍了香港的城鄉。

  五十年代南來的宣教士和華人同工所要面對的不單是文化的衝擊、生活上實際的困難、言語不通、飲食習慣和居住條件都要很大的適應;更多要調適異鄉遊子的心情。但在上帝的恩領之下,使他們不單在短時間之內,調整過來,重新凝視福音的需要,並把自身的經歷化為上帝恩眷的見證。上帝的靈充滿他們,使他們在香港重新踏上福音之路,上帝不單呼召他們佈道,設立堂會,更重要的是在這艱難中,仍投入大量資源,興辦教育、提供社會服務,這絕對是上帝大能的和奇妙作為。

  一九五四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成立。一年之後,從一九五五年第二屆總議會記錄中看到不少堂會仍是剛起步,建堂建校及推展不同類型的社會服務。堂點已從16間增至31間,遍佈港九新界,尤其在窮鄉僻壤。在佈道的同時,也照顧着弱勢羣體的需要:包括喜靈洲主肯堂─服事痲瘋病人、大埔墟教會─開設英文補習班、九龍城教會─服事九龍城及黃大仙一帶的木屋區和徙置區居民、石塘咀教會─開設婦女及兒童識字班、鑽石山教會─向木屋區的貧民派發福利品、九龍塘村教會─喻為九龍大貧民窟之一,在此提供不少服事、沙田教會─已開設有信義學校,學生231人、馬鞍山教會─服事礦工,於山下碼頭及山頂均辦有學校。

  至一九六二年,香港信義會已辦有3間中學,28間小學,9間幼稚園,總計學生13,000多人;其中有6間為天台小學。隨着香港九年免費教育的推行,政府教育政策的確立,人口及社區的變化;香港信義會於二零一三年共有22間學校,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及提供輔助的教育中心;有津貼學校,有私立學校及直資學校。二零一零年更開辦了一所推動國際課程的直資「一條龍」小學及中學。六十年如一日地秉持着「提供全人教育,服務社會,見證基督」的理念。

  六十年代末,挪威和芬蘭差會的宣教士先後來到香港,看到不少流浪街頭、無所事事的青少年、沈淪毒海的吸毒者、乏人照顧的兒童,因而先後開辦秀茂坪平安青少年中心、葵涌青年中心、元朗青年中心、靈愛戒毒中途宿舍。香港信義會亦於此時重組社會服務委員會,於一九七六年在沙田瀝源邨開辦沙田青年中心,接下來是屯門、藍田、上水、大埔、天水圍及將軍澳等新市鎮的社會服務,香港信義會和差會的社會服務亦不斷擴展,涵蓋了幼兒、家庭教育、青少年、駐校社工、邊緣青少年、福音戒毒、長者服務、長者護理院、復康、就業培訓、新移民工作等。二零零三年「非典」疫情剛過,消極的陰霾仍籠罩着香港,上帝感動本會社會服務部推出「生命天使」,鼓勵關愛及推動生命教育,瞬間全城響應。

  隨着宣教事工本地化的策略,挪威差會於一九八八年、芬蘭差會於一九九零年代開始,先後把她們管理的社會服務事工逐步移交給香港信義會。二零一四年四月一日,靈愛中心(福音戒毒及中途宿舍)將正式從信義會芬蘭差會移交給香港信義會,代表着西差會在香港所建立的事工,最後一棒也交在本地教會手中,完成了她們在香港佈道和服務的任務。本會的社會服務在這數十年亦不斷壯大及多元化,至今共有40多個單位,員工總人數達至千人,服務的受眾每年達2,000,000人次。

  上帝引導香港信義會以信行合一的精神,傳揚福音和服務人羣,實踐耶穌基督的大使命。回望六十年,上帝先差派小撮漂泊南來的僕人,成就今日的光景,我們豈能不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詩一一六13)。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