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的靈光


2575 期(2013 年 12 月 29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中大為慶祝五十週年,一年下來舉辦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活動,不少校長也趁此回到母校。在二零一三年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再來細聽中大人述說他們的故事,讓這些故事與經歷再跨到二零一四年,然後伸延到更遼闊的將來。」

  《明報》6.12.2013

  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於一九六三年,屈指算首屆入學的現在最少都接近七十歲,長者最喜歡想當年,這乃無可厚非,但倘若他們真的以為昔日那份開疆拓荒的「中大精神」會薪火相傳,就未免一廂情願。

  中大位處新界馬料水,今日叫「大學站」的火車站(這又落伍了,應該更正為「東鐵站」),以前叫作「馬料水站」。它前面是碧波粼粼的吐露港,背後是一大片田野,還有兩個小湖。最早崇基學院落成,校方要運送成千上萬冊的書本,那時交通不大方便,經濟又拮据,結果一大羣大學生自動請纓,組成運書人鏈,一個接一個將萬千冊書送到圖書館,蔚為奇觀。此情此景,大概只有昔日那班傻小子才肯做。

  以前的中大學生形象比較儉樸,除了因為多數出身於基層,許多來自屋邨,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中大的地理位置遠離市區。校園依山而建,直望吐露港,對面就是渺無人迹的馬鞍山。一位老校友說,以前在宿舍一覺醒來,看到太陽從馬鞍山升起,談論的話題自然會少些市儈,多些理想。事實上中大的哲學系、神學系、藝術系等辦得很出色,除了因為曾經有唐君毅、牟宗三、勞思光這些大師,也跟校園的地理生態環境有關。

  現實是上述那些「優勢」早已不復存在。馬鞍山早已發展為幾十萬人口的新市鎮,學生早上起床最先看的是手機而不是日出,校園的青山綠水也因為近二十年的不斷發展而給砍伐。中大校園亦因為學生人數暴增而變為鬧哄哄市集般,再沒有昔日的那份寧謐。

  中大的老校友,緬懷的是那好老日子,和慶幸自己生得早,得沾那份曇花一現的靈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