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跟隨主邁向公義與和平


2547 期(2013 年 6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及香港基督徒學會合辦之社會牧職講座系列「生命的主,引領我們邁向公義與和平(亞洲處境)」已於六月七日舉行,由崇真會瑞士籍宣教士陸漢思牧師主講。陸牧師為融樂會創辦人,四十多年來關注本地勞工、低下階層及少數族裔權益。他在會上將講題分為三部分,先從生命的主為出發點,再分享他多年來的所見所聞,最後探討邁向公義與和平之路。

  生命的主:尊重生命 廣傳福音

  論及生命的主,陸牧師首先提到上主是創造者:「生命是由祂給予的禮物,所以我們應當尊重和保護生命。」他引用德國神學家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的詩句講述「尊重生命」的理念,指出基督徒的使命是要擔起別人和世界的痛苦、保護別人的生命。他續言基督教界近年對世界和大自然有新的態度—從過往以為人類是世界的統治者,可隨意濫用資源,到現在視人類為負責看管伊甸園耕耘的管理者,他相信:「我們知道所有生命都是這世界中的一部分,不可以隨便耗用環境。」

  「此外,聖經對生命還有另一個態度。」陸牧師引述新舊兩約中有關跟隨耶穌可得永生,由歸信一刻起有主的同在;以及揀選生命,即遵守主的誡命。他認為基督徒對「生命」兩方面的使命為:「一為保護生命與環境;二為傳福音,以讓其他人在上主的永生有份。」

  公義:不怕衝突 力爭資源

  陸牧師以阿摩司、以賽亞和彌迦三位批評當權者的先知開始進入有關「公義」的主題,他指主耶穌雖然沒有批評羅馬統治者,卻很強調對貧窮人的關心。從聖經返回現實,他直言:「香港是一個不公義的社會」,更特別提起三個他所關心、多年來參與服侍的羣體:貧窮人、少數族裔及難民。他又以幫助難民小孩爭取上學機會為例,陸牧師表示:「有時候我們不需要直接服侍他們,但爭取政府提供資源予他們。」

  有人或會質疑,若爭取社會公義,那不是會挑起衝突麼?陸牧師的回應相當直接:「其實到處都有衝突—舊約中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有衝突,耶穌也與法利賽人、猶太人有衝突……」如要為窮人爭取權利,由於會影響到較高階層的利益,衝突自是無可避免。他補充說:「惟當衝突較深較大,雙方往後要復和也需時較久。」

  「亞洲主要的兩大問題是宗教衝突及少數民族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陸牧師列舉了好幾個亞洲例子為概覽:「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衝突;在斯里蘭卡則是佛教和伊斯蘭教衝突;在緬甸是佛教和基督教;而印尼則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他也娓娓道來台灣原住民與敍利亞基督徒的實況與掙扎。

  和平:安居樂業 和平使者

  「你認為香港有和平嗎?」陸牧師解釋聖經中的「和平」(Shalom)含義廣闊,包括民生有足夠生活的基礎。「以賽亞書六十五章所描繪的真正和平景象,所有人都有家、有空間,大家都快樂地在一個穩健的社會中生活。」他引用聖經中對和平的看法,亦提醒「基督徒是神所呼召作使人和平的使者」,鼓勵信徒在所身處的環境中活出使命。

  實踐回應:成立小組  禱告守望

  講座上有參加者問道:「個別信徒與教會如何以行動實踐公義與和平?」陸漢思牧師提議信徒可先從禱告守望開始,再與關心相同議題的肢體組成小組計畫行動。「畢竟,教會是一個羣體,要教會內所有人有同一個立場並不容易,所以行動起來往往舉步維艱。較容易的是建立獨立於堂會以外的組織,正如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或天主教的正義和平委員會。基督徒可以聆聽受壓迫者的聲音,與他們同行,為他們發聲,向政府表達訴求。」他坦言爭取公義與和平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乃路遙漫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