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當遇到信仰的衝突或底線受到沖擊,往往會拿但以理和他幾個朋友的榜樣來做參照。這四位年輕人,面對的是一股強大的異文化的壓力。放在他們面對要權衡、斟酌時,不只是仕途,或是飯碗。他們誓不妥協,要把性命押上去。
職場上是一處講利益,講效績的地方,縱使最追求誠信和廉潔的公司或機構,因有不同的人在辦事,交易的對手不同,以及每個不同行業有本身的陋習。在種種交易之中,有誰敢說沒有權宜之計?有時為求方便,並得到最多好處,常常會使出一些聰明的辦法,如踩灰色地帶,走「法律罅」,或損害別人利益的做法。
就當年巴比倫的處境來說,人人都以能接受宮廷的訓練和享用御膳為榮。猶太人有飲食的規例,巴比倫人的食物被視為宗教上的不潔,但以理不能吃進肚子裏。巴比倫雖然是一個壓迫猶太人的霸權,比後來的希臘帝國還不算是最強硬,竟然容許這幾位年輕人用「非指定的菜單」以代替,效果一樣的好。證明上帝的眷顧。
但以理面對的那一場「文化衝突」,他是弱勢的一方,本來沒有任何對抗的力量和辦法,卻是化險為夷地過關了。這個故事教訓我們,在職場上,文化的差異很大。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或者在非基督徒之間,對是非黑白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距。
基督徒一定要保持清醒,抱着不為五斗半折腰,死就死吧的決心。但不一定都要硬踫硬,擺出正直不阿的立場。這個世界如果仍然講道理的話,像但以理的「反建議」,證明是行得通,會被考慮和通容,一旦收效,還可以一點一滴改變職場的文化。
那麼,職場中的基督徒,就要求有但以理的智慧和辦事能力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