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傾向歧視立法未達共識
 正反方關懷牧養同性戀者


2536 期(2013 年 3 月 3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113愛家共融祈禱音樂會」成為回歸以來最多信徒參與的政治集會,基督教像以高姿態向全港表明反對立場,但事實教內正反雙方始終未達共識,惟今在不同立場下出現同一方向—以愛關懷同性戀者。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以及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已於三月二十一日晚上,舉行「異中求同—教會回應性傾向歧視立法」公開交流會,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蒲錦昌牧師主持。

  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主任麥沛泉先生指出,法例本身具有罰則,當牽涉道德和宗教時,容易令人墮入法網受制裁,故他支持尋找另一渠道解決同性戀受歧視的問題。他提倡嘗試以財富收入等可量度數據,來統計同性戀待遇是否較異性戀者差,往後政府能根據結果針對制定相關法例,他認為這能令討論空間更廣闊和廣泛。無論正反,他鼓勵教會內應有自由和平的討論空間,說:「首先教會內不應互相標籤,支持立法的不是魔鬼,反對的也不是道德塔利班,要和平交流,探討雙贏方案。」他亦強調,教會對同性戀者能以寬容相待,採取不離不棄的態度。

  香港基督徒學會管理委員馬慧儀牧師對於「113」集會令大眾感到教會霸權,以信仰談政治;特首施政報告出台時,手機即時傳出「抗戰勝利」、「打倒魔鬼」訊息等行為,無疑都令教內外人士反感。她直言教會內部還未交流了解,已擺出高姿態作宣告,予人衝動之感。聖經雖明確反對同性戀,但她提醒:「牧者非判官,所有人都是罪人但有上帝形象。」她以該撒為例,耶穌對罪人都由關懷作起始,目的不是判決或定罪,而是予人重生的機會。

  「教育教會需時,香港肯定有歧視同性戀的存在。」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葉敬德博士說。他欣喜香港教會尋求共識,但直言歷史驗證各個地方的教會都未嘗達出共識。他分享聖公會推出有關文件需時超過二十年之久,才能達至接受同性戀者但不主張同性戀當牧師的結論。他認為華人教會重視父權是其中一個歧視同性戀者的主因,說:「父權愈重的社會,對同性戀抗拒感愈大。我們能改變法例,但社會的本質不會變,所以無論正反方,減少抗拒是必須做的。」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委員卜莎崙牧師說:「教會關心只是口號,同性戀者連教會的大門都踏不進。」早前有多間教會機構推出《彩虹約章—共建同志友善教會》,已有約二百二十人聯署,她在會上呼籲信徒根據約章,積極推動教會與性小眾的信徒同行、聆聽他們的掙扎,按他們需要和選擇提供適切的牧養,並提供一個安全、尊重、接納、信任的教會環境,讓他們能參與教會生活,其中包括接納領洗、聖餐、事奉,並肯定及支持性小眾的信徒與異性戀者一同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她希望教會能踏出第一步:「立法很遠,但對同志友善可以由今日開始。」

  交流會上,會眾與講者提及豁免及婚禮等法律問題,但立法前仍未有定案。另外亦有多位信徒、傳道牧者、同志神學生等分享,其中一位育有兩名年輕兒女的傳道同工分享從前對同性戀者感到恐懼非常,亦怕立法後會阻礙她教導兒女,但她認為不能因個人恐懼而阻礙有需要的人發聲。當她牧養同性戀信徒後,方明白他們的掙扎和難處,更多一分體諒和關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