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少年一條正路


2536 期(2013 年 3 月 31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本港整體吸毒人數有下降趨勢,當中廿一歲以下的更大幅下跌,但隱藏吸毒情況卻有增加,當中選擇在自己家中吸毒的高小學生增幅更是最高,情況令人關注。」 《am730》22.3.2013

  潮流興做調查研究,但得出來的數據準確與否就有待商榷,就如最近禁毒處做的「香港青年吸毒情況」調查,透問了超過十五萬名學生,得出的結論是整體吸毒人數下跌5%,二十一歲以下的青少年吸毒人數更大幅度下跌21%。

  慶幸有關官員宣布是次調查結果的時候,沒有說香港的吸毒工作已取得成功,反而警告青少年的吸毒行為轉趨隱蔽,許多人是匿藏在家裏吸毒,因而更難被人發現。

  其實用問卷方式調查青少年有否吸毒,可謂椽木求魚,沒可能問出真相,誤差率極高。憑常識已可推斷,吸毒者哪會如此誠實,在問卷上承認自己吸毒,更和盤托出自己吸食甚麼毒品,和在甚麼地方吸毒。反之,以一般青少年的佻皮和愛捉狹,即使本身從未吸毒,填問卷的時候有時反會說自己吸過毒,情況就好像家計會問中學生有否性行為,許多人不理三七廿一就填寫「有」,以示「威風」。

  青少年身處反叛期,吸毒和吸煙,從某角度來看乃見怪不怪,更有若干西方國家容許人吸食大麻。當然父母一旦知道兒女吸毒,會是極大的震撼,擔心他們會一步一步地錯下去,最終萬劫不復,尤見是香港的報章輿論多以譁眾取寵、觸目驚心的字眼來描繪,令人覺得香港的青少年多沈淪毒海,不是濫毒濫藥,就是亂搞男女關係,沒有幾多個是有理想有主見的。父母一想就更是憂心忡忡,以為下一代真的沒有希望。

  但我們又有否想過,青少年最終是要成長的,也許他們曾抽過煙、吸過毒,但這些都是過渡現象,而非終生的選擇。所以最重要的問題,不在於有幾多人吸過毒,而是怎樣幫助他們找到人生正確的道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