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看他寫給兒女的信,談得最多的可概括為兩樣,就是怎樣做學問和怎樣做人。
任公教長子思成做學問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辦法循環交互使用,才能融會貫通。思成到美國修讀建築,曾經嫌當地教學法死板,任公寫信勸慰兒子:「凡學校所教與所學總不外規矩方面的事,若巧則要離了學校方能發見。規矩不過求巧的一種工具……習熟規矩後,乃愈益其巧耳。」一語道破打基礎的重要。潮流強調創意教育本屬好事,不過,若基本功都未學好,妄談創意便是緣木求魚。
任公尤其重視子女的品德操守,他給不同子女的信多番強調:「……物質上的享用,只要能維持著生命便夠了。至於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上可以支配。」他認為多年薰陶,有信心兒女們一定「不會因為環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墮落」,結果證明任公是對的。
後來兒女們歷經種種磨難:從個人命運乖蹇,到國家劫難─抗日、內戰、文革,任公兒女的身分並沒有帶給他們特權,反而帶來不同程度的厄運,他們豈止不墮落,完全不負慈父飲冰室主人的諄諄訓誨,個個都是頂天立地、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大丈夫。
回頭看我們現任的特區首長,為滿足乘坐私人遊艇飛機、入住頂級豪華套房的虛榮,在卸任前留下罵名,只能嘆句,他欠的是任公那樣的家教。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