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週報》今期以新的形式跟讀者見面,更隨著近年愈來愈多教會和讀者的歡迎,我們亦得增加印刷量,希望更多人可閱讀週報。
有一個名詞叫「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意思是具備廣博的人文素養、有學問、有識見的人。《基督教週報》作為香港基督教歷史最悠久的一份報刊,原本就該有這個使命,藉著文字培養基督教的「文藝復興人」,讓基督教更加入世,就像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追求博學、信念、生命奮進,本來就是教會培養人才之目的。三十年前復活節清晨辭世的香港基督教文字先鋒蘇恩佩女士,生前推崇的名著《天地一沙鷗》,講的也是這份入世而出世的奮進精神。
在目下這個追求功利、業績、俗不可耐的世代,「天地一沙鷗」的精神彷彿遙不可及。書的主角約拿單李文斯敦,本來是一隻平凡的海鷗,但牠一生卻唱出了不甘平庸、追求自由的歌曲:「在海闊天空中讓自己消失在畫家筆下的天際,消失在詩人眼中的浮雲。……讓夢的翅膀帶到那遙遠遙遠的彼岸。……彷彿空白的紙在切求出現永恆的主題;彷如樂章在苦索無聲的曲辭。」
為所信而生,為所信而活,一生擇善而固執,無怨無悔的走上少人選上的窄路,沙鷗約拿單李文斯敦給我們的啟示是:決心摒棄安逸的生活,不甘讓生命流連在飽足的鬥爭。看那小小的沙鷗,牠不止有勇氣作時速二百一十四哩的飛行,更有勇氣為活出信念而突破一切傳統,努力追尋真正的自由。基督教信仰原本就具備這些元素,《希伯來書》十一章所列舉的信心偉人,稱之為「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都是義無反顧的活出了自己的信念。
願昔日那感動先賢先哲的靈,加倍的感動我們這一代基督徒。願那靈火復興我們,在文字工作、文化創建、追尋理想與自由、活出信仰各方面,承擔更多、更深更廣;也祈願《基督教週報》廁身這行列,為主發光。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