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恩賜 活現基督(太二十五31-46)


2465 期(2011 年 11 月 20 日)
◎ 釋經講道 ◎ 李志剛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引言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所記載耶穌講論三個比喻:亦即十童女的比喻(二十五1-13);按才受託的比喻(二十五14-30);萬民受審判的比喻(二十五31-46)。三個比喻均有預言末世審判的意義,鼓勵信徒在世的時候要儆醒生活;忠勤作工;預備迎接基督再來。在耶穌的比喻中,確切說明人生在世,不只有今天,更有未來的明天。換言之,有現世存在的生活和工作;同樣有來世的復活和審判。有關人類面對未來的審判,有償善罰惡的準則,耶穌在審判比喻中說得很清楚: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按和合本修訂版為: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以上所說都是人生衣、食、住、行,基本的需要,社會上老弱貧病弱勢群體實際的遭遇。這不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面對的處境;亦是我們常常接觸到人群的處境。耶穌的教導,就是我們面對人生問題解決的方法。

  二、體認基督使命宣言

  在耶穌比喻的啟示中,叫信徒在生命實踐關愛弱勢群體的行動,亦在使我們深切體認耶穌基督人生的使命。誠如耶穌在祂的《使命宣言》有謂:「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顯然耶穌的《使命宣言》是針對世界弱勢群體、邊緣群體和需要人群發出的福音,也是要門徒共同遵行的。

  三、實行耶穌三濟聖工

  耶穌為實行祂的《宣教使命》,在世的時候就是「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九35)。此即用教育工作開啟人心得著「理濟」;藉宣講福音滿足靈性得著「道濟」;又使醫治服務人們身體得著「利濟」,因而使人得著身心靈全人的關懷,全人的拯救。歷世歷代的教會和信徒均以「道濟」,「理濟」和「利濟」的聖工,使貧病老弱的弱勢群體、邊緣群體和需要人群,經驗上帝的慈愛和拯救的大能。

  四、善用恩賜作主僕人

  耶穌在上一段文(太二十五14-30)提述那領五千銀子的僕人,因為殷勤作工倍賺五千;那領二千銀子的僕人,因為殷勤作工倍賺二千,二人同被主人讚賞:「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把許多的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所謂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所說的恩賜並非止在金錢上的運用和管理所賺取錢財的收益;更應包括所賺錢財所做關愛社群的工作,為需要的人提供食物、飲水、衣服、居所;或從事探病和探監的工作,如能本於善良心性,不計回報去照顧需要的人,都可以說是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所以事無大小,物無貴賤,對他人做得自然又適當,無形就是做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太十九21),活現僕人本性的良善和忠心。

  五、結語:活現基督關愛人倫

  耶穌道成肉身,彰顯「上帝愛世人」的博愛, 建構整全人倫和神倫的關係,使人得與上帝相和好;人與人得以相和好。使我們明白信徒不但有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倫十際」的關係。此外,我們還有「非親倫」和「仇敵倫」(太五44)的關係。就是在審判比喻中所說的「義人」(按是受耶穌牧養因信稱義的人),他們所接觸飢餓的人、口渴的人、流浪在外的人、赤身露體的人、患病的人、坐牢的人,這些都是非親非故沒有有五倫關係的人,我們若能對這些貧窮和弱勢人群的關愛,亦踐行在耶穌所說的窮乏、飢餓、哀哭、受辱罵、受逼迫的人身上就有福了,表證上帝對貧寒人和貧乏人的抬舉和提拔(詩一一三7),活現耶穌僕人的作為。

  

李志剛(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顧問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