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5 期(2011 年 11 月 20 日) ◎ 職場攞景 ◎ 鄭景鴻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教育界重視年輕一代的智商(IQ)開發。智商高的孩子往往被捧為天才兒童,視為社會的未來領袖。
隨著時代的推展,對人才的要求又有新的指標,IQ以外,更重視EQ,即情緒智商。今天的開明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坊間也愈來愈多有關課程,提供給不同年齡的人士選擇,訓練他們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
也許有人會說,很多成功人士,包括政、商中人,脾氣都很壞,卻能運籌帷幄,號令天下。說這話的人,可知道有關人士在未發跡前的行為習性?對不少功利心強的人,脾氣也可以是操控別人的工具。他表面上在發脾氣,心裡也許正在盤算其他事情呢。
二零一一年的一宗國際大新聞,是全球科技界傳奇人物,蘋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喬布斯的英年(五十六歲)離世。他多年前發現患癌病,其後在二零零九年接受了肝臟移植,恢復狀況良好,可以恢復上班。但兩年後終於不治,誠然令人惋惜。
認識他的迪士尼公司前總裁艾思納,與及一些曾跟他共事的人,形容喬布斯脾氣暴躁、獨斷獨行。中醫理論有「暴怒傷肝」之說。如果不能好好調控自己情緒,任你是「IQ爆棚」的曠世天才,健康搞垮了,其他的就不用說了。
《聖經》提醒人們要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一20)。怒氣使人無法結出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沒有節制的憤怒會導致犯罪,違反了神所要求的行為準則。
把這番信仰的教導,放在職場上也是很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