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裡的scapegoat「代罪羊」原是來自聖經。意思是當以色列人犯了罪,便帶一頭公山羊到祭司那裡,祭司把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愆,把罪歸在羊的頭上。公山羊然後被送到無人之地的曠野去,擔當一切的罪孽。
近代也有不少有關代罪羊的學術研究,其中較著名的有威達利(Don Weatherly)在一九六一年發表,有關反猶太的研究文章。(Anti-Semitism and the expression of fantasy agg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454-457)
自古以來,代罪羊可說是隨處可見。特別在現今社會,每天都有不少人在職場上作代罪羊。英文裡的scapegoat可作名詞的代罪羊,也可作動詞的找人作代罪羊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理由地,將責備或災難加之於特定的人,讓少部分的人承擔所有問題的責任。當遇到危機或困難時,許多人會急於尋找代罪羊,把問題歸罪於別人,包括工作環境、上司、朋友、甚至家人等等。
日前香港記者協會及攝影記者協會向立法會祕書處投訴記者在新立法會大樓進行採訪工作時,被保安員阻擋,無法順利工作,亦有記者認為保安員態度惡劣。立法會祕書長回應表示,對事件感到震驚及難過,估計是新聘請的保安員,不明白工作性質,她會安排工作坊,確保保安員知道應協助記者工作。卻亦有傳聞,保安員感到委屈,因為他們原來只是依上頭指示辦事。一位熟悉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行事的朋友卻淡然表示,保安員是成了代罪羊。
代罪羊不只是基層人員,有時也會涉及高層。吾友前亞洲電視新聞總監梁家榮及副總監譚衛兒,因誤播國家前領導人死訊而要去職。不少熟悉新聞行業運作的朋友們,都感到二人只是代罪羊。
喜歡把問題歸於代罪羊的人,日子也不見得好過。因為,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抱怨、恐懼和疑慮。這種習慣一旦形成,人即使處身順境之中,也常會感覺惴惴不安,因為心裡憂慮不知何時會有不測風雲,惡運臨頭。所謂,心常存狡詐,夜裡多驚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