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


2463 期(2011 年 11 月 6 日)
◎ 時事透析 ◎ 劉國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相信不少人曾估計本屆區議會選舉,會是一場較為熾熱的選舉,但現實卻剛好相反。

  本來,隨著本港政制循序漸進的發展步伐,將會在下屆立法會出現的「超級區議會議席」,使區議員的「含金量」提升不少,理論上有更強誘因,加強各黨派動員的力度;事實上,也有多名重量級立法會議員參與本屆區議會選舉,理應在發表及辯論政綱等活動的質和量都會提升;再加上「人民力量」等政團早已提出票債票償,高調聲明要追擊泛民政團候選人,大有予人好戲連場的感覺。但直至執筆當日之前的總體觀察,選舉氣氛不單沒有怎麼升溫,甚至比對去屆有淡然之態。

  有報章評論指出,建制派是次一個重點選舉策略,是以相對低調方式處理,不會向媒體主動引發採訪,也推辭出席所有大小論壇,讓選舉氣氛處於低溫狀態。

  以港島中西區觀龍選區為例,本來由兩名具有相當知名度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空降挑戰葉國謙,加上二零零三年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曾空降此區,並以六十四票擊敗葉國謙,往事和當下都有一定炒熱的元素,但建制派依然沈著應戰,即使梁國雄及社民連想升溫,也不見得可以佔據媒體多少篇幅作出有關的報道。

  建制派大抵明白他們多年來的地區工作,已累積了不俗的民眾基礎。地區工作是資源戰,是經年累月在社區投入資源所換取的成果,政治理念和路線對選票的影響力,不像立法會選舉那麼大。既然建制派已掌握一定選票,又何必冒險在不必要的選舉工程中,讓對手有翻盤的機會?再者,選舉論壇少不免會進行政治辯論,涉及政制改革等課題,建制派又何必為泛民提供一個提前進行立法會選舉辯論的平台?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關注,據小童群益會一項以十四至二十一歲為對象的調查發現,青少年普遍對區議會選舉的認知及關心不足,例如有超過四成受訪者不知道區議會選舉日期;當局及社會大眾,都需要在公民教育方面繼續努力。

  基督徒可以有不同的政治取態及對候選人的評價,也不必要因為候選人是基督徒,就當然投他一票。信徒作出生活大小抉擇不離禱告尋求和理性思考,選舉投票亦然,我們當以信仰價值作出發點,盡可能對候選人多一點了解,然後參考政綱、往績、政治背景等,為自己所屬的社區投下負責任的一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