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舊


2463 期(2011 年 11 月 6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皇清一下子變成亡清,統治了中華二百六十年,算來是相當長的時期,由興盛到衰落的過程中,累代以來,管治者一定有他們的政績,但隨著後繼者未能發揚光大,漸漸積弱至終是倉皇辭朝,江山不保。往者俱是一樣,就以較近的幾個皇朝:元順帝亡於明、明崇禎亡於清、清溥儀亡於民國,原因差不多都是蹈前朝的覆轍,不懂得以史為鑑。

  但在各代皇朝治國期中,無論施行仁政或苛政,是由管治者以下的一大群官宦,群策群力效忠皇室,文韜武略及徵集眾議共輔朝廷的。如在昇平盛世,各展抱負、同沐帝恩、纓簪累化、留下無限光采。

  可是生不逢辰,適國運倒退纔做了官,最後亡了國。這又到了大難臨頭各自飛,當然有些成仁殉國,可不是全都這樣,留下來的只能被稱做遺臣、遺老,暗地裡做保皇的工作,在自己的家中或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裡,仍擺設大清皇帝的龍(靈)牌來膜拜,聲聲萬歲。

  就以剪掉辮子,我自己在兒時親眼目睹了不少,有些人硬不肯剪去,盤結在頭頂,戴一頂瓜皮小帽(禮帽俗稱卜帽)蓋著,這樣的情景維持了好多年。這不一定都是效忠前朝,但也有些還是舊的好,那時人都稱之為遺臣、遺老。

  真是巧合的事,一八四二年簽下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給英國管治了百多年。回歸後,不只沒有把殖民地的街道名稱改掉,留在維園一座維多利亞女皇銅像端坐在那裡。年來在晨運時段,看到就有一位老婦由一位外傭天天陪來,在女皇像前,合甚著手,細聲在嘀咕,這也許是受了前朝的恩惠,不願忘「本」罷?(四之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