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過一句名言:「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看似矛盾,然而卻是現實,因人有所知時亦有所不知,正好顯示人的極限。廿一世紀本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被問及會否競選下任特首時有相似言論:「既『無人脈』、『無班底』、『無勇氣』,只有『有自知之明』,是『三無一有』,但從政者『永不會說不』。」言下之意,是只有一「有」,此「有」就是「三無」,滿有哲學家的玄妙。然而亦帶有政治家的「智慧」,結束時加上「永不會說不」,極富婉轉、彈性、後著。
愈來愈多人對此表達好評。一方面是謙和,實是以退為進,表面表示沒有機會,但時機到了可以更進一步,以免過早說「不」導至昨天的我打倒今天的我。另一方面提到的無,若時勢造英雄,真的從無到有,由於「永不會說不」,參選時亦會讚多於諉。
信徒其實也要好好學習。雖然耶穌教導「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太五37),這是誠實的問題,要合符事實地作答,符合事實便說是,不符事實就說不是,信徒應當實行。說出不乎事實的言論,便是不誠實。但當事情存有不明確因素時,不作肯定的回應,不一定是不誠實。重要的是懂得分辨兩者間的分別。
信徒或許覺得這樣回答是「滑頭」,有不誠實之舉,然而世事很多時候不是黑白分明,需要有更多的智慧來回答,好像耶穌另外的教導「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但信徒有時確實過度靈巧,予人不能信任之感,持平處理確是一大人生藝術。
信徒有時亦會好大喜功,誇大事實,講時世界無敵,行時有心無力,實是另類的不誠實,倒不如學習曾主席,謙謙和和的,瞭解自己的限制,同時肯定自己,如保羅所言「看自己合乎中道」。
無論如何,確從曾主席身上學到一個功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