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景色說當年(三)


2447 期(2011 年 7 月 17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相信上了些年紀的人,還依稀記得,甚至曾經是一位「看客」。是在街頭演出的,演出的人數多少沒有限制,演出地在市鎮、農村各處都有。希奇演員們也不是經過有系統地排練,老媼、老翁、年輕小伙、男女小毛孩,也不知是怎樣聚集起來就是一大群,敲打著簡陋的小鑼小鼓,「咚咚澄澄、咚咚澄」的有節拍地一齊起舞,這是花鼓舞,或說扭秧歌。

  漸漸地有了進步,有板有眼頗具舞姿的「採茶撲蝶」,一關樂譜開了頭,就像永無停止的延續落去。還有好幾段頗流行的歌舞,在上一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成了那一代人的自我遣興,也與眾同樂老少咸宜的免費娛樂。

  這一陣熱潮鬧哄哄了十多年,似乎銷聲歛跡,也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已為生活忙碌,又因為也不怎麼耐看,沈寂了下來。可是並不是這樣,有些有心人士卻組織起來,加上歌唱家、藝術家、舞蹈家的參與及精心排練,集合全國各省、各地的精英好手,把民間的技藝共冶一爐,分別成團成隊,除了歌舞以外,還加上奇技雜耍,另創一個新局面。

  如今不再局限於跑跑小碼頭,近幾十年來更走遍世界各地名都大邑,由於演出的精湛,每到一個地方,都是載譽歸來,成為文化交流的先鋒隊伍,使友邦人士加深認識我們的民風國粹。

  從民間雜耍蛻變成了藝術,當然是要刮目相看,這也多虧他(她)們經年累月的苦練,正是「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揮灑自如,極少失手,為他(她)們熱烈鼓掌、叫好。但又是老漢們又在回憶,卻少了好些免費娛樂,因為要成為座上客,是要買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