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健康教練(二)無病睇醫生


2429 期(2011 年 3 月 13 日)
◎ 家庭醫生手記 ◎ 蕭烜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診所裡和病人同行,目標是要在其個人生命和家庭裡建立「全人健康管理」的概念。這是源自我們在上帝恩典裡的一份感動:作為家庭醫生,我們真正要做的事不單是醫學培訓時常用的字眼般去manage(管理)病人,我們的使命應當是引導和建立病人manage(管理)自己健康的能力。這種管理能力包括五個方面:

  一、健康體魄

  二、生活行為

  三、心理情緒

  四、人際關係

  五、心靈價值

  今天先略談第一項:健康體魄(physical health),這是五項中最基本的健康範疇,似是最熟悉,但其實也是我們最被動和要花最少心神的一環了。

  在這方面,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除去「有唔舒服」才看醫生的錯誤觀念。

  根據世衛和香港衛生署的資料,香港每十個人當中,約有三個會死於癌症,三個死於心血管疾病,一個肺炎一個敗血病,其餘的包括肝病、腎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不包括意外死亡在內)。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這些疾病絕大多數都不是由「感到不適」作診斷,而是透過定期體檢才能及早發現的!若是前者,往往已是延誤不少了。

  記得不止一次,聽到或讀到城中一些名人,由於父或母未及早發現和控制疾病而離世,導致自己及家人頓變「孤兒寡婦」,因而醒覺到要建立「無病睇醫生」的習慣,為自己和家人帶來保障。然而,今日香港仍有很多人是抱持「自我感覺良好」而忽略體檢的錯誤態度。

  更重要的是體檢絕不能當是例行公事,甚或受廣告、優惠等效應影響,或收到報告後自行自由演繹。體檢實在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也是健康人生很重要的一環,故必須與熟悉了解閣下過往病史和家庭病史的醫生詳談,製訂「度身訂造」的體檢計畫。更重要是其後的討論,定下「健康策略」,始能帶出良好效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家庭醫生手記】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