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設醫療指示對牧養的挑戰


2378 期(2010 年 3 月 21 日)
◎ 時事透析 ◎ 羅杰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政府的醫療改革,醫療融資固然是著力最重,而社會注目亦是最大。但其實有一項諮詢,亦在同時進行。食物及衛生局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底,正進行一項關於「在香港引入預設醫療指示慨念」的咨詢(簡稱「預設醫囑」)。其實「預設醫囑」二零零六年已在立法會中提出,但至今未有定論,今次提出諮詢,相信是希望能夠早日落實。

  「預設醫囑」其實並不是新鮮的事物,多個國家亦有實行,例如:美國、澳洲、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而在香港其實亦有某一程度的實施。如病人器官衰竭,即使延續治療亦不會有多大意義,反而可能增加病人受苦,醫生亦會詢問親人是否依然進行救治。只是這是由親人作出決定,而不是由病人作主。但這和病人預先作出醫療指引的精神是相?合的,就是當病人進入可預期的醫治無效的情況時,可停止進行「不必要」的救治。

  有人認為這只是政府希望節省資源,這樣的推斷或許有理由,但若不論情況如何仍不惜一切去救治,病人和家人本身,豈不也有一定的「成本」嗎?這包括:病人的受苦,家人的折騰,甚至紛爭。「預設醫囑」作為一個給病人的選擇,是有其理由的。反而我們要著意關心,一旦實行後,醫院的執行是否真正關切病人。

  另一方面,我們除了自身抉擇是否接受「預設醫囑」之外,如何面對和處理家人的抉擇,是贊成還是反對?是要求還是迴避?這將會為不少末期疾病的家庭帶來困擾。而教牧及院牧,則會因而在牧養上會面臨一個具挑戰性的考驗。就是當有人向我們諮詢應否預設醫囑,甚至是應否執行啟動預設的醫囑,無論是正是反,都會是牧養上的契機與危機。

  按照在外國的經驗,教牧和院牧往往都會成為被諮詢的對象,到時教牧的牧養和院牧的關懷,也要多加留意和準備。因為「藥石無效時,心靈關顧更顯舉足輕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