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地產與貿易發展局、聖雅各福群會攜手合辦的讀好書計畫,資助了弱勢社群集中地區十六所小學的七百名家境清貧學童,每人二百港元在今年香港書展中買書。相對於社區組織協會推算的,生活在貧窮線下近三十八萬名的十八歲以下孩童,雖是杯水車薪,至少換來七百張平日無法購買課外書籍孩子們的笑臉。
但如果香港商界不是只用賺來的錢、偶爾做點慈善事業,而能有像班傑瑞霜淇淋公司(Ben & Jerry’s)那樣,願以承擔社會責任的理念營商的企業,是否能為在自由經濟市場的帷幕下,靠著社會福利掙扎求生的貧窮市民帶來些轉機呢?對不懂金融、數字概念薄弱的我來說,很難明白的是,連外傭都可享有每週一天假期及每月最低薪資保障的香港,代表基本勞工權益的最低工資與最高工時的法令,卻是千呼萬喚出不來。
上個月才聽一位弟兄提及,他在自家商舖實施縮短工時的益處。這事得回溯到一年前,當時他提出為其能聘用到合適的店員代禱。我問:「有甚麼難處嗎?」「工作時間長,很難請人。」「多長?」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大約是這麼長吧,我記不太清楚。只記得我的反應是,「這麼長,還能有家庭生活嗎?更別提生活品質。可不可以分開給兩個人做?有那麼多人需要工作,既增加就業機會,又比較容易請人。」即或我太過天真,都想到可能牽涉到成本問題,於是多加了句,「當然得要你父母同意」。
小老闆有其難處,「我們周圍商舖全都是這麼長時間,怪的是他們的員工流動性不大。」在商者言商,在牧職者得言說神的心意,只是過後我也只問他「請到店員沒?」而不再提縮短工時的事。料不到查經時,都忘了討論哪條問題,他慢條斯理、沒當一回事的說著:「以前一週工作七天,信主以後堅持放一天假,身體好了許多,父母也就沒話說。現在店舖提早兩個鐘頭打烊,生意額也沒減少,大家都很開心。」當然我也很開心。看來我比弟兄沒信心,沒想過那天說的話竟有功效,不是隨風而去。
孟加拉的Muhammad Yunus開創發展「微額貸款」,專服務因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創業者,Yunus努力想像並努力實踐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我既非銀行家也非經濟學家,我只夢想一個社會,是願意工作的人都可以有工作,且無需日日工作12小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