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


2295 期(2008 年 8 月 17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場癌症,敲響了課堂鐘聲,大學教授蘭迪.鮑許(Randy Pausch),趁壽命只餘六個月,在大學演講廳以幽默直率的方式大談『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以笑聲代替悲傷,結果不止感動在場四百名觀眾,至今網上瀏覽該短片的人次,早已突破一千萬。」

《明報》29.7.2008

  

  我們小時候讀過一篇「最後一課」,收錄在名著《愛的教育》裡面,作者是亞米契斯,寫的是法國巴黎被普魯士軍隊攻陷的前夕,學校上了最後的一課,老師告訴學生們普魯士人快要攻陷巴黎了,往後再不能用法語上課,讓我們好好上這一課罷,最後大家站立,高呼「法蘭西萬歲!」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所大學,有一位才得四十七歲的電腦系教授,兩年前發現患上胰臟癌。經過年多的治療,醫生說他最多餘下幾個月的性命。許多人勸他不如及早辭去教席,回家多點陪伴家人,好好度過餘生。這位有三個年幼子女的教授,卻堅持繼續教學下去,不同的是他放下了教電腦,改為利用僅餘的幾個月,與學生分享做人的道理。

  蘭迪教授選擇了一個別開生面的題目:「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他說這個題目是特別為自己的三個孩子而定的。演講一開始,他精神奕奕的踏上講台,對著四百多名大學生,侃侃而談自己的童年夢想。

  有甚麼比分享自己的夢想旅程更加感人和有價值呢?大人只懂得對青少年說「道理」,叫他們世故一點、現實一點、精乖一點,結果孩子們不是只懂打呵欠,就是如你所願的變了一個滑頭的小精靈。這一代的孩子太早就失去童真,再沒有想像力和創意,是因為他們的童年消逝得太早。才七、八歲罷,為甚麼每晚都看「花好月圓」,他們的內心世界會變成怎樣,大家心裡有數。

  教授英年早逝,癌症叫他悟到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樣打這手牌。」他又語重深長的叮囑學生:「不論做人或是工作,忠誠(loyalty)都是最重要。」

  今天青少年最缺乏的,正是這種既親切,又平易近人的生活教誨和智慧。蘭迪教授的學生和兒女是幸福的,他們有一位好的師長和父親。這一課雖然是「最後」,但也是最有用,一生難忘。沒機會上這些課的人,像香港的青少年,才更惹人同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