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2 期(2007 年 12 月 30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零七將盡,回歸十載的慶典也近尾聲,十年裡發生了各種大小事情,最堪玩味的卻是「忽然」這個本來平平無奇的詞語忽然流行起來。 先是臨近九七的「忽然愛國」。本來嘛!愛國就愛國,人人都有權愛自己的國家,本該理直氣壯的事情,不知怎的竟變得酸溜溜。最令「愛國人士」氣憤的就是前朝孤臣孽子「忽然愛國」,得到利益卻似乎比他們一直愛國的還要多。有些人則覺得「忽然愛國」者轉?轉得太快,嘴臉太難看。 其實,不論甚麼原因「忽然愛國」都是好事,只要他們分得清愛國不等於愛政黨,愛國不等於盲目地做「yes man」,愛國要有愛之深、責之切的道德勇氣,愛國要先愛黃土地上的黎民百姓,能夠這樣愛國,「忽然」又何妨? 最近出現的則是「忽然民主」和「忽然民生」。前者揶揄那些臨近選舉,急急支持民主和普選的政客,後者則是當今民政事務局長在立法會上嘲諷補選勝出的新任議員。兩種「忽然」說來都充滿怨氣、戾氣。 民主和民生是分不開的,沒有民主,民生問題便成了當權者的慷慨施予,是高高在上者「愛民如子」的善行;但在民主社會裡,政府不過是公僕,人民履行了義務便有權要求政府提供合理的民生。 所以,即使忽然關心起民主和民生,也是政客們所該做的,只要他們能夠實現選舉的承諾,「忽然」也不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