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2 期(2007 年 12 月 30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明報》20.12.2007
曾任南韓最大企業現代建設集團總裁的李明博,一如所料以大比數贏得南韓總統寶座。赤貧出身的李明博綽號「推土機」,天生一副硬骨頭,富衝破難關的魄力,再憑其多年領導大企業的經驗,所謂「CEO型血液在其體內流著」,有說是他力排眾議贏得大選的最大原因。
九十年代開始流行CEO型的領導。CEO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的縮寫,有譯作「首席行政總裁」,台灣和中國內地有時譯作「首席執行長」;以至港澳兩地回歸後,也把原本的港督和澳督,改為Chief Executive,中文稱謂為「行政首長」,其實也是CEO的一種。漸次CEO不單流行於商界,更衍生至政界、教育界、社福界、演藝界以至宗教界。「行政首長」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CEO,校長是學校的CEO,原本稱總幹事的社福機構主管也變為CEO,電影或舞台劇的監製也變為CEO;佛教的法師住持呢,也是CEO;教會的牧師呢,也不遑多讓的成為教會的CEO。 CEO有甚麼特質呢?除了穿名牌西裝,手挽內藏電腦notebook的公事包,喜歡在「星巴克」或「太平洋咖啡」邊喝Latte邊談公事外,更需要具備以下特色:雄心(Ambition),積極思維(Positive Thinking),奉獻精神(Devotion),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信賴(Trust),和願景(Vision)等等。CEO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握任何時機化腐朽為神奇,身陷險境仍能險中求勝,具備異想天開的奇妙能力。 為甚麼近二十年那麼流行CEO呢?因為這二十年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更迷信「發展就是一切」,而CEO一言以蔽之就是最懂得「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魔術官僚,甚麼在他手上都是資源(resources)和機會(opportunity):學校如是,志願服務機構如是,甚至教會也如是,一切都有待擴建、重建、發展和壯大,最終成為一個無敵王國。 甚至有人說,耶穌不是最偉大的CEO嗎?摩西也是,約瑟也是,更有人為此著書立說。有此論者當然不會引用以賽亞書五十三章的「僕人之歌」,因為它太不CE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