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忽然」,甚麼忽然愛國、忽然民主、忽然民生、忽然火爆(立法會中的辯論)、忽然勤力(學生的學習動機)、忽然熱心(信徒的事奉,俗稱鹹魚番生)、及忽然正統(改邢歸正抑無間道)。突然之間,甚麼事件都加上了「忽然」一詞。
「忽然」其實描述一個突然、出人意表的轉變。「忽然」正是都市生活的特色。都市生活節奏明快,眾人都在趕,趕功課、趕巴士、趕交貨,多勞多得,因此步伐明顯比他人快。在觀察人們走路時,可從其步伐中認出誰是香港人。都市生活極為機動,長途拔涉穿州過省成了生活一部分,慢慢地忘記了甚麼是靜態。都市人應變能力特強,在商界中尤其如此,只要動腦筋比他人快,鑽空間比他人多,成就便會愈大。為求生存自保,跟風轉?更不在話下了。 教會也得在「忽然文化」中反省,以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首先,「忽然」是真的忽然,或只是出綽頭吸引他人注意?「忽然」可以是聖靈的工作,也可以只是跟風。跟風的人隨著時間過去,便會忽然另類事物了。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招數不能長時間生效,也不能瞞騙信徒雪亮的眼睛。 「忽然」是否急功近利?多年來按步就班循序漸進的努力成果不大,為何不嘗試「忽然」一下,來過突破?更新改變沒錯是好事,但為求改變而改變便不是那麼的好了。改變既有目標,也需動力及操練(羅十二1-2),沒有明確及目標正確動機,忽然也可無疾而終。 「忽然」有沒有底線?若有信仰及實踐信仰的底線,便不會有太多太大的忽然,否則可以是天天忽然。保羅提醒以弗所信徒,不要「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異教之風不單指異教邪教異端,更可指一切不合上帝心意的意念、動機、價值、行動等等。讓我們忽然之前,花一點時間禱告,察驗,有了肯定便平安,便可放心忽然。【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