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跨代貧窮對下一代影響
第 2262 期(2007 年 12 月 30 日)
◎ 要聞
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嚴重,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兒童為數不少。據政府去年公布的數字,本港有二十四萬七千四百名十四歲以下的兒童,生活於收入低於平均綜援金額家庭之中;更令人憂慮的是,由跨代貧窮問題衍生的家庭和青少年問題,導致不少社會及家庭問題,情況不容忽視。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剛於十二月十六日,假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舉行「培育少年,關懷兒童」成長嚮導計畫啟動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太平紳士致詞表示,香港政府一直重視青少年及兒童的發展。現在政府方面亦很積極回應扶貧委員會的建議,將預留三億元計畫作為發展兒童發展基金,為弱勢社群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發展的機會,幫助他們脫離跨代貧窮的問題。
「先導計畫」暫定為兩年,對每一名青少年培訓成本為一萬元。計畫是與非政府機構、教會、工商界和社會熱心人士合作,以地區為本的模式,在全港七個分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新界西、天水圍及東涌推行先導計畫,對象為區內的十二至十六歲就讀中學的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每區先導計畫有一百個名額,首批先導計畫將有七百名青少年受惠。
先導計畫包括有「師友計畫」、「個人發展計畫」、「目標儲蓄」等元素。「師友計畫」是非政府機構為青少年尋找私人友師,協助他們訂定個人的目標,「個人發展計畫」為青少年訂下具體的短期及長期目標,幫助他們未來有長遠的發展。
目標儲蓄則希望青少年運用自己定期儲蓄,建立正確的理財的觀念及協助他們未來使用儲蓄繼續升學、學習技能之用。協助他們達成個人的短期的目標,並透過師友的教導及培訓,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人生。
網絡主席李炳光牧師致詞時表示,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得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及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等機構的支持。同時他期盼未來有更多的人願意關心下一代、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及跨代貧窮等問題。
網絡常務委員蔡元雲醫生分享時表示,現在教會動用全港教會與前線機構的資源,教會亦與工商界合作兒童教育基金,幫助沒有能力儲蓄的青少年,使他們能夠有足夠的儲蓄,脫離跨代貧窮的問題。同時師友計畫會有一群有愛心及耐心的成長嚮導,為青少年設計一個合適的生涯計畫。教會已經在旺角、東涌、深水埔、觀塘等區實行成長嚮導計畫,及後會開始在天水圍等地區實行成長嚮導計畫。
啟動禮另一主禮嘉賓陳清海博士介紹成長嚮導最新研究,研究顯示成長嚮導可以防止及治療少年暴力的傾向。同時亦減少青少年在校園及家庭的暴力下,所引發出的負面的情緒。另外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與少年建立健康的關係,使青少年強化個人的成長目標。同時他們亦研究生命影響生命的元素,發現青少年在接受成長嚮導後,使青少年對生活有正面的態度。<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由本港多個教會機構,聯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醫療及社福研究網絡組成,並得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基督教協進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等三個教會聯合組織支持,代表教會透過具體行動服侍本港貧窮人,見證整全的福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