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古法(上)


2244 期(2007 年 8 月 26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來的氣候,恆常徘徊在攝氏卅四、五度間,熱得透不過氣來,戶外工作的,除了勞動者之外,連手挽著公文袋,全身披掛整齊的白領階級,也實在不好受,難怪平添了不少戾氣。

  這倒帶來自己不少的回憶,是七、八十年前的舊事了。我出生在湖北的漢口,後來併入武昌、漢陽,改稱武漢。中國國土地方大,有幾個地方,被稱為「四大火爐」,其中是:漢口、南京、重慶、南昌,這四處地方都曾在那裡住過,只是漢口就住了九個年頭,可說是童年時光,在那裡度過。

  以前的溫度是以「華氏」計,已記不起多少度了。那時取涼的方法,是搧(撥)扇,大蒲(葵)扇、油紙扇、鵝毛扇、紙扇、絹扇,林林總總,在商肆的天花,垂懸著幾幅用厚布縫成寬闊的布簾,加上小輪轆、連著繩索由小廝們一下下扯動,得來輕輕的涼風。我們一眾小娃兒浮躁著喊熱,爸、媽們老在說:「心靜自然涼」,是課兒佳句。

  那時還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的設備,都在家中掘有水井,我家前後有兩口,飲用、清洗全在井中汲取。實在熱得交關,晚上睡不著,家裡買備十來個冬瓜,用時事先放在筐子縋落井裡泡浸,希奇的是井水冬暖夏涼,到入睡前從井裡提將出來,稍加拭抹,給我們小娃兒抱著睡覺。每個最多只能用兩、三天,因為人體的熱能,把整個冬瓜變了像煮得內裡熟透。

  解渴是用西瓜、香瓜、蜜瓜,那時很少用冰鎮(生雪堆藏),大都認為「無益」,還是先用井水泡浸,如此這般,年復連年,這也只有小康之家才可以做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專題】

【十大長者】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