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1 期(2007 年 8 月 5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蘋果日報》19.7.2007
藍白色包裝的國產大白兔糖,是許多人童年時的最愛。
六、七十年代有糖果吃是一分不容易的幸福。瑞士糖算是上品,但一角錢只買得一粒;發達糖比較大眾化,一角錢可以買兩三粒。大白兔糖推出之後,吃不起瑞士糖的小孩子多了一個選擇。過年時到親友家拜年,全盒一打開,小手就不能自己的往大白兔糖抓去。
剝開包裝紙,糖的外面還有一層薄薄半透明的糖衣,孩子總是連糖衣一口咬下去,甜膩膩的一陣奶香,黏牙得來又比發達糖爽一點,所以雖然牙醫叔叔囑咐孩子吃糖後要立刻刷牙,孩子總是不捨得失去那分奶香的味兒,蛀牙到底是將來的事。
大白兔糖來自祖國,曾在五九年國慶十週年時被譽為獻禮產品,好不輝煌。在香港的國貨公司如裕華、中僑、華豐等一定可以買到。大白兔糖象徵了祖國的關懷,誇張一點更像母愛那分甜絲絲的無微不至,有如冰心「寄小讀者」所述說的母親,在每個兒女心中總有一分揮不去的情結。八十年代以來,市面上多了千百種舶來糖果,有瑞士蓮、有金莎、有麥提莎、有出奇蛋,但國產大白兔糖仍佔一個獨特的位置,正如年華老去的母親,孩子早已長成搬走甚至移民外地,不能也不會日夕相見,但只要有機會,仍會探候母親的。所以偶一為之,我們仍會找一粒大白兔糖來吃。
只是傳來大白兔糖含有致癌物質甲醛,被菲律賓禁止入口,可說是晴天霹靂,其震撼性就如母親不單患癌,更加是愛滋病帶菌者。這是難以置信不可思議的噩耗。幾十年如一日的大白兔糖,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出產商信誓旦旦的說菲律賓當局驗的只是假貨,它們出產的絕對不含甲醛,市民可放心食用。
據聞周恩來總理的辦公桌上總放有一包大白兔糖,周總理亦曾以大白兔糖贈予美國總統尼克遜,間接促成了中美建交。關於大白兔糖的美麗傳說很多,就像母親總有她許多感人的傳奇,巴不得每一個都是真的,更巴不得菲律賓驗的真是假貨,大白兔糖猶如我們的母親,永遠年輕,永不會患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