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1 期(2007 年 8 月 5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悠長暑假,如何為子女編排有意義的成長空間,實在考驗父母的心思。筆者反對把暑假縮短,正因中、小學有此段課餘日子,才能讓兒童與青少年毋須正規上學,可自由地享用假期,有更健康的身心發展。
負責的父母不單為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質 : 如安全家居、健康飲食、益智玩具等,更要塑造身心靈的成長空間 : 如陪伴子女往書展或圖書館、家庭旅行或活動等,花上心思預備,以供子女全人發展。不少基督徒父母於六月份,已為子女張羅要參加的活動或課程。
炎炎夏日,既不是溫習應考趕功課的日子,兒女們海闊天空,可按興趣參與不同的活動,多難得的自由 ! 對莘莘學子而言,暑假正是黃金假期,作個人喜歡的事;而不少在職父母也會在此段日子放年假,與子女共度假期。
一般而言,六週的假期不算太長;如今不少學校的暑假予教師及學生真正自由自在的日子可能只有兩、三星期而已。子女除了補課或做假期習作,也可鼓勵適齡的學生在港或返國內作義工,讓年輕一代或兒童,透過參與達成生命成長。暑假提供空間,讓子女可多方嘗試,不一定要用物質或金錢堆砌。
負責任的父母明瞭兒女若要心智、社交與德育方面有整全的發展,父母二人必須在子女文化與康樂的活動上,在興趣培育方面,要付上代價。父母萬不能把教育的天職拱手相讓,學校、社團與教會均不能替代父母,在假期中部分時段可與子女一起生活的重要性。當父母委身於培養下一代善用假期,建立敬虔、自信、負責任、能與人建立關係的品格;暑假時機正是父母進行「在家教育」、「非正規教育」或「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