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限制


2231 期(2007 年 5 月 27 日)
◎ 情理互動 ◎ 陳孟賢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晏殊《撼庭秋》

  記得大概八年前,在美國參加過一個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更新研討會,當中一首小插曲,到如今依然很有印象:其中一位普世知名、演講非常出色的學者,引人入勝、絕無冷場地分享了半小時,到最後,他卻說自己的創見其實不足為訓,他說了半小時的主張其實不值得留意,然後他再引伸說,在他演講的神學領域,一切理性的討論都沒有把握,信仰始終是超理性的。他講完之後,另一位世界級學者回應講員(一所大型神學院的院長)卻很直率地、甚至帶有責備地說:「你用最理性的陳述說了半小時,結論卻是理性不可用!」在場所有人都會心微笑(甚至笑出來),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位講者之所以歷來演講出色、引人入勝、絕無冷場,正是因為他有絲絲入扣、駕馭理性邏輯的超人能力。這樣的一位仁兄,最後說理性不可用,便給人有些狡猾的感覺(而不是給人謙卑的感覺),就有點似吳楚帆在粵語長片年代中所講的招牌說話:「食碗面,反碗底。」

  我們應該怎樣看理性?尤其是理性和信仰的關係?千百年來,都有很多不同意見,從非常看重理性到非常看輕理性都有。例如,推崇理性的一方,便有曾經認為創世記一章二十六節提及神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主要就是指人類承受了神的理性能力。在西方近代史中,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到現代世界,就是一個崇尚理性的文化潮流:理智被認為是人格的優秀品質,相反,感性、直覺、神祕經驗都是不先進、不進步的人的表現。當然,風水輪流轉,二十世紀末延續至二十一世紀,後現代文化抬頭,便極度懷疑理性、懷疑知識、甚至懷疑真理的存在。但最近北美洲影響輿論巨大的時事雜誌、暢銷書籍所談論的熱門話題,卻又重新用理性來質疑宗教的本質。

  毫無疑問,理性是有限的。正如一種傳統的說法:人不能用理性證明神的存在,認識信仰的途徑也不能單單倚靠理性;研究神學,乃「先信而後尋求認知」,並非「先證明然後相信」。但是,我也無法接受過分否定理性。例如,上期立中兄提及一位經濟學家曾經說:「對於明白的人,根本無須多加解釋;但對於不明白的人,就是解釋了,也是不會明白。」這樣的說話,是否有點說過了頭?

  上期立中兄的文章中有不少字眼跟理性有關:解釋、明白、溝通、理解我想,在現實經驗,我們都試過有理解、明白方面的困難,或溝通的障礙,但也是在現實,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是能夠有某程度溝通和理解的。這一點,用立中兄的思路所啟發的說法,是相當「普遍自明」的:「深淵與深淵響應。」如果人不相信人與人之間能夠有某程度的溝通和理解,人還可以生活下去嗎?不相信「理解、解釋、溝通」,很可能是一種更危險的生活態度,而且,輔導、教育等領域也會因此而變得沒有意義。

  還有一點,當我們尊重個體生命之獨特性(難以形容、無法複製)的時候,卻也不應該忘記人性本質中的體性。簡單地說,譬如在信仰方面,個人的直覺領受,往往能夠在體別人的經驗中得以豐富、補足、甚至矯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