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負傷的治療者(Wounded healer)這觀念,也可以放在輔導者與受助者的互動來理解。原來每人內裡都有他的傷痛之處,以及想康復和自我治療的傾向;輔導者與受助者都是共同擁用傷痛與治療。重要是兩者之間的互動。若輔導與受助雙方都以傷痛的一面來接觸,雖然可以有對傷痛的共鳴,但亦有彼此激化和放大傷痛的可能。
若輔導者以治療一面與受助者傷痛的一面來接觸,輔導者成為單向的拯救者,為受助者的傷痛負上全部的責任,忽略了受助者心中也有一個治療者,這不平衡的接觸,只會加重受助者對輔導員的倚賴,這也是不健康的。
我們若接受雙方都同時有傷痛和治療者的一面,當輔導員與受助者相遇時,就不會過分將輔導員理想化,也不會將受助者看成沒有自助的能力。
輔導員可能只是一個同行者,充其量他也只是一個先行者,這種平等,不美化或神化輔導員;也不貶低受助者的能力的看法十分重要,這帶來治療真正的力量。
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聖靈是最終的同行和治療者,他在輔導與受助者雙方心裡的工作,作安慰和鼓勵的工作,是不能否定的。若不是聖靈的醫治和介入,輔導員的知識和技巧也有其局限的地方。
我們相信耶穌是徹頭徹尾的負傷的治療者。所以祂發揮拯救和醫治的力量是令我們驚歎不已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每週新書】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