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感恩節想起


2204 期(2006 年 11 月 19 日)
◎ 教會之聲 ◎ 梁銘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說到教會有感恩節主日崇拜的舉行,循例也從美國「感恩節」說起。一六二零年,由英國逃亡到美洲大陸的清教徒,乘五月花號船,在六十六日的艱苦航程,於十一月廿一日抵達今之麻薩諸塞省。一百零二人上船,途中一人死亡,一嬰孩誕生,仍以一百零二人登陸,衷心感謝上帝。但隨之而來的嚴冬,在缺食缺藥之下,死亡人數過半。但奇蹟般來了一大群火雞,如同天降嗎哪,再賴印地安人的協助,度過難關。今日美國「感恩節」都以火雞為主菜,或燒或焗或烹。據公元二千年統計,單是感恩節所屠宰的火雞達四千五百萬隻,就倍於聖誕節。本是救命恩禽,緣何大遭殺戮呢。應珍如熊貓,視為國寶才對。

  若用美國「感恩節」成為國際化,有其困難,因為它除了有宗教背景之外,還有政治性、民族性的背景。「五月花」號是首批逃離英國,進入美洲的受逼害者,成為美國立國之源。

  除非我們是美國的屬地,就以宗主國的喜事引為己事,如同香港是英屬地時期,英女皇壽辰也同慶賀,今日香港特區會嗎?

  或說我們可以借用美國的「感恩節」,心意更新而變化,以透切本土而化之。但是,為甚麼不可以有自己更適切的「感恩節」呢?

  在這個愈來愈功利化、都市化的社會中,實在需要推行「感恩文化」,成為心靈洗滌、城市洗滌,而「感恩節」應該是最好的樞杻。

  若果推行「感恩節」,當以教外人士也能共鳴的背景作為承托,又要不違一切宗教的信念者。也需具有長遠性、大公性的適切。

  有不少人提及八月節是上選之期,不過都是說說而已,在此再說之一遍。利用八月節(或前後)可行有三。其一,中秋節在華人社會中已經植根;其二,原有一些濃厚地方宗教色彩,已經愈來愈淡化,再無礙感恩節的正面意義;其三,以農立國而言,「秋收」正是一個謝恩的日子。

  如此「感恩節」普及民間,更可與環保教育配合,不要把上天的恩賜、大地恩情,當作火雞肄意殺戮,更要珍惜愛護,那麼自然生態就更加美麗。特別在這後現代主義潮流中,凸顯個人主義泛濫,無論家庭關係、社會關係,都形成緊張,戾氣與衝突更甚。所以在教育層面上,更可無所不包的,如家庭教育、EQ深化、心理健康、危機處理......等。都可與「感恩文化」連上關係,使生命有深度。

  由教會去配合之,更是相得益彰。雖說講壇不乏教導,凡事謝恩、天天都是感恩日。但如果每年有一個特定的日子,與民間彼此應和,更能發人深省,感恩的空間豁達得多了。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在香港算是一個最大的教會聯合組織,可否擔此大旗,把異象帶出,正如每年七月份的「敬老月」一般。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聯會新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