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人士牧養策略(二)


2147 期(2005 年 10 月 16 日)
◎ 牧養全攻略 ◎ 李健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引言:上期提及南亞人士湧港的原因及處境,接著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有關他們的文化面貌及在港居住的區域分佈及對他們的影響。

南亞人士的文化面貌

  南亞人士的文化和宗教是分不開的,他們的價值觀及生活模式,深受宗教的影響,要牧養他們,首先必須了解他們的信仰。一般來說,南亞人士的信仰多半是印度教、回教及佛教,印度人以印度教為主、巴基斯坦人以回教為主、尼泊爾人則以佛教及印度教為主,也有少數信奉回教。而在三個主要的南亞族中,基督徒的卻算是少數,而在香港卻以尼泊爾人信主較多,現約有十間左右的尼泊爾教會在香港推動福音工作。

  在南亞人士的社會,是以男性為主的觀念,家庭中男性是一家之主,父親的權力很大,他是決定兒女的婚姻及工作的關鍵者,在承受信仰權利及主持宗教禮儀上都是以男性為主,而婦女在社會及家庭中的地位較次要,南亞婦女受虐的情況也非常普遍,多半婦女在婚後要留在家中照顧家庭及兒女。所以,婦女的需要其實亦很大,而南亞家庭的支援網絡,多來自親族性的支援,當面對家庭重大的問題時,也極少向外尋求援助。

南亞人士的居住分佈

  現時,大部份的南亞人士以居住在舊區為主,舊區有兩大好處,第一是鄉情,南亞人士非常重視同鄉的人際關係和往來,所以,他們喜歡居住在一起,有傾有講;第二是有較多的工作機會,較易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交通方便。

  而油尖旺這個舊區,有較多的南亞人士居住,約有一萬多人;其次是新界區的葵涌、元朗、港島區之灣仔、九龍區之紅磡及土瓜灣等。而近年來,南亞人士漸漸認識及接受政府的公共房屋政策,故亦紛紛搬入新市鎮的公共屋,平均每個屋約有近二百至三百戶南亞人士入住。其實,他們與我們非常接近,是我們的鄰舍,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呢?我們是否願意跟他們一起共享資源和設施呢?

  據「新福」在街頭外展南亞人仕的經驗所知,他們多喜愛跟「自己人」交往,聚在舊區或屋內的公園流連交談,又或在一些空地聚集寒暄,較少看見他們與本地人有接觸和聯繫,可見要他們主動融入社區的社交圈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有一定的難度。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