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7 期(2005 年 10 月 16 日) ◎ 中年信徒 ◎ 區祥江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今天的工作環境劇變,昔日子女能進入大學,父母可以說是放下心頭大石,日後的工作和前途大概已不成問題。但時至今日,子女大學畢業也不能保證他們可找到好的工作。有些父母慨嘆,只要成年子女不用自己再供養,已經感到恩惠。這是現代中年父母的擔憂所在。
子女是神放在我們手上託管,這暫託的責任應該是有時限的,但現代子女的青少年期因進修和工作的轉變而延長,不少子女二十多歲還需要倚賴父母,經濟和情感上還未能獨立。我們既是受託人,應該相信神會引導自己的兒女,因為我們的兒女本來就是屬於神,只要我們引導他們對神有信仰,其他問題就交給神好了。
認識一對中年夫婦。他們的兒子在傳統學科上成績不算理想,高中時送兒子到外地讀書,讀了兩年,兒子抵不外地生活的沈悶,要求回港進修。怎料回港後選的科目,並不是他的興趣,一年後就退學,令父母擔心不已。父親的反應較強烈,或許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兒子不能升上正規大學,看他耽誤日子,就火從中來,成為父子衝突的主因。母親比較實際,她知道兒子喜歡創作方面的學科,她四處奔跑,為兒子找出路。
兒子的心情也十分低沈,生活顛倒。令父母十分擔憂。雖然偶然找到一些散工,但也不是長遠的辦法。
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商討,兒子終於願意考慮再到外地進修,因為他喜歡創作的學科,外地有較多的機會。但經濟也是為人父母要籌算的事。幾年在外國進修的花費可不少。但父母也不惜自己節儉一點,用作供兒子到外國進修之用。
或許,這就是天下父母的心腸。只要子女有出路,父母的付出也不算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