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時,一名八十二歲老婦在尖沙嘴輪候平安米時跌倒,其後昏迷,送院後死亡。主辦單位極力表示,老婦之死與派米無關,因為當時老婦跌倒的位置,並非在派米之處。
有現場的目擊者則提供另一個版本,一名婆婆表示,其實該名老婦是去排隊輪米,因為發覺自排得太後,擬走上較前的位置而跘倒的。
至於老婆婆的兩個女兒則透露,其母今年曾三次輪候平安米,雖然女兒勸過母親不要去,但母親沒有採納意見,最終出現今次事故。女兒的說法值得重視,有充分理由相信,今次老婆婆在派米現場附近出現,應不會是巧合吧!
事後,民政事務局長表示,對死者家人致以深切的慰問。局長又說,派發平安米是傳統的民間習俗,有悠久的宗教歷史及文化意義,在舉辦的形式上有特別的要求;他說正約見六十多個主辦團體,共商改善長遠安排的方法。
我們的政府做事是不是太慢了?其實早前的數場派米活動,已經有過跌倒受傷的情況,但觀乎政府似乎從來沒有打算好好地管理好這件事,局長今日所講,既然知道派平安米有宗教及文化意義,政府就更應該一早好好規畫和管理,務求令到長者真的是領「平安米」。其實,即或沒有人受傷,要不少風蠋殘年的老人家,半夜三更,甚至通宵輪候,再在烈日下你爭我奪,拖著重甸甸的米,舟車勞頓返家,作為主辦慈濟單位,會否覺得於心不忍?作為父母官,會否覺得汗顏?
該名婆婆出事前一天晚上,耆康會的高級經理林錦利在電話中向我說,有見近日多宗派米事故,提出建議,希望可以協助主辦派米活動的單位,將米分發到各區指定長者手中,避免他們再親自輪候,她還說,不希望等到有人命事故,大家才重視這個問題。今日婆婆逝世,實在令人黯然及羞愧。
李偉亮(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專訪】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