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討論教養孩子的座談會上,家長們談得很熱烈,紛紛提出各種不同意見和教養方案。
到最後,大家得到結論,只要爸爸媽媽按著聖經原則施教,那不管用甚麼方法,都能教出好孩子,而好孩子長大成人以後,必定具備說「不」的道德勇氣。
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希望孩子會向甚麼說「不」呢?是逐條羅列出各種好行為,要孩子一一銘記心上;還是給他大原則,讓他自行判斷?如是前者,那豈不成了教條主義?如屬後者,那判別是非的能力便極其重要。
於是,我想起了一位年輕人分享的小故事。
年輕人天賦一把富有磁性的好嗓子,他參加了一個社團舉辦的配音班,準備學點配音技巧,好讓嗓子能盡展所長。配音班轉瞬結業,導師對年輕人說:「你的配音技巧仍待改善,要多找些實習機會。給你介紹一些工作好嗎?」
既能賺點外快,又能累積經驗,年輕人當然大喜過望,立刻滿口應承。怎料,到達播音室,才知道所謂配音實習,原來是給三級電影配上廣東話,將來運到東南亞出售。
在這重要時刻,年輕人作出一個嚴正決定,他對導師說:「我是基督徒,不能為三級片配音,對不起!」導師一聽,很不是味兒,臉色一沈,向年輕人說:「口車!不過弄些咿咿呀呀的呻吟聲罷了,又不是要你親身去做。」
年輕人沒有跟導師爭論,只是,以後再也沒有參加配音班的其他延續活動。
小故事提醒我們,從小培育孩子走當行的路,他到老也不會偏離,他會具備「擇善固執」的道德勇氣,到了關鍵時刻,他能夠作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德抉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專訪】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