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制傳道人


2139 期(2005 年 8 月 21 日)
◎ 羊圈守望 ◎ 曾立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牧師,你好!

  本人認為合約制並不適用於聘請教會傳道人。首先牧人要認識你的羊,以一間二百人的教會來說,要記得每位赴會者的名字和特性已非易事,同時間又要取得羊兒的信任和作進一步的關顧和牧養,當中所要花的心力和時間又豈是一年合約期足用。再者,教會要求傳道人全心全意委身事奉牧養羊,但又不全心全意奉養牧人,年年隨俗考評,彼此的關係就繫在一紙合約上,根基何等薄弱。

讀者 林太上


黃君安好:

  首先,本人十分認同你對教牧同工應聘在教會事奉的看法—是牧者,不是雇工。

  主耶穌和保羅在聖經中的教導一向如此,歷來教會都是如此看法。如今,教會受世俗商業管理主義影響,加上互不信任的文化,以及教會中某些「不爭氣」的教牧同工不稱職之表現,導致近年不少教會長執會就採用社會公司機構一般「合約制」之方式,應用在牧者聘任及續任事項上,以嚴謹之考核評估表來評斷傳道人在教會事奉工作表現是否達標。考核本是一套客觀量度,鼓勵員工改善的工具,作為員工認知本身能力及不足的參考,用意是改善及提升,在社會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公務員如此,工商機構如是。許多教會信徒領袖也慣常被其上司用來評核自己的工作表現,故不經思考就「照搬回」教會來應用了,但從未思想過適合聖經教會觀嗎?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屬靈的家庭,牧者便是這個家庭的屬靈家長,而屬靈事務乃是促進信徒生命成長,牽涉教導、牧養、關顧,鼓勵信徒完成福音使命,而這些都是涉及人際交往的關係;加上禱告代求,輔導信徒生活之艱困,這些都難以客觀標準來評估的。而服事人的工作是漫長的,很難有所謂「效率」之表現!故面對教會牧養之實情,評估考核制度能完全行得通嗎?除行政組織外,牧者輔導信徒之內容屬私穩成分,我豈能在評估表上照報如儀?又如我為了幾十個信徒代禱過,哪些已蒙應允;哪些仍須等待上帝作工,我豈能報上去嗎?長執們能否說未蒙應允之禱告未達標,代禱工作效率低,於是說我的工作表現不佳,不獲續聘!如果真是如此執行,教會再是教會嗎?

  懇請各長執們要深思熟慮這些問題吧!更重要的,是要信任牧者,要是他真是主的僕人,有沒有評核制度,他都忠心事奉,盡心竭力照應牧顧羊。長執們更是多為他們代禱,鼓勵欣賞多些,相信他們的表現更符合神的心意,神的祝福亦臨到教會身上。

主僕 曾立華 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