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命記( 四)恐懼中的憤怒
第 2139 期(2005 年 8 月 21 日) ◎ 未圓語絲 ◎ 巧兒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恐懼不但來源於生死的徘徊和拉扯,還有那玉石俱焚式的治療方法。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癌病的治療方法都是殺傷力極大的,患者元氣大傷,治病的同時,身體亦承受沈重的創傷。
當確診患上肺癌後,醫生為了更清晰腫瘤的大小和擴散情況,為我做了一大堆檢查才可以定出治療的方案。那一天,化驗結果出來了,相熟的醫生朋友滿臉喜悅,拿報告第一時間跑來對我們說:「好消息,可以做手術,割除右下肺就行了。」
一直陪伴我,焦急地等待消息的孩子,如釋重負,還禁不住拍起手來叫好。大家都知道,如果不能以手術割除的話,表示腫瘤已經大幅擴散,往後化∕電療的歷程將更痛苦艱辛。
可是,當時我清楚感覺到胸膛內緩速有致的起伏,一呼一吸不就是生命嗎?凝望那X光片上那小小的一個黑點,心中湧起陣陣悲哀:「為甚麼如此顛倒黑白,我竟然為可以切除自己的器官而高興。」
書生式的自憐和傷感,在往後的覆診中,很快就被一份莫名的憤怒所取代。醫治所帶來沈重的經濟負擔且不說,眼見大家都被癌病和各式各樣的治療百般折磨,身心都苦不堪言。尤其是中晚期的病友,你很難從他們的面容分辨出確實的年齡,因為瘦骨嶙峋,禿頭脫髮,氣若柔絲,舉步維艱幾乎成為各人的共同標誌。
天父說祂的創造都是美好的。我們更是美好中的美好,因為都是依照祂自己的形象創造的。癌,你是誰?你憑甚麼恣意踐踏天父在我們身上的形象?
這份強烈的憤怒一直埋藏心底,很難找到傾訴的對象,直至有一天看到另一位病友﹣楊牧谷牧師以下的一段文字,才感到切切的共鳴,心中豁然開朗:「儘管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來解釋疾病的來源,一切說完之後,我仍要加上一項:它也可以是來自撤但的,目的不僅在摧毀人的身體,也要敗壞人的靈魂,像人因疾病苦難而變得苦毒,甚至咒詛神。」(註)
去你的撒但!去你的癌症!
天父的創造,不容你破壞;天父的賜予,不容你攫奪!
去你的撒但!去你的肉體摧殘!
仰望 天父,肉體也許一天一天衰弱乏力,內住的靈卻一天一天茁壯成長!
去你的撒但!去你的死亡恐嚇!
仰望天父,死亡不是無盡的黑暗,未知的虛空;卻是一道通往永生之門。(註:《再生情緣》楊牧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