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無情 人間有愛
第 2108 期(2005 年 1 月 16 日) ◎ 教會之聲 ◎ 胡明添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有見及此,除呼籲各教會及信徒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外,亦率先撥捐港幣五十萬元與香港世界宣明會賑災。聯會深知物質的賑濟不能撫平親人慘遭橫禍所致的心靈創傷,所以還發動教會為死難者家屬及受傷人士早得安慰與醫治,為失蹤人士早獲平安禱告。這次海嘯造成的災難是史無前例的,不僅傷亡枕藉、屍橫遍野,而且死者包括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頓然成為人類共有的巨大災難!國際間的救援工作已經如火如荼展開,據新聞報道,聯合國已收得捐款約六十億美元,可見海嘯雖然無情,但人間有愛。
我們總以為現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定勝天,以為人的力量,就能夠克服自然阻礙,改造環境。事實上,這場災難讓人更明白大自然的能力如此奇大無比,而人的生命則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只是剎那之間,已使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當人面對浩瀚的大海,已感到自己的渺小,人還有多大的能耐改造自然;我們應當在造物主面前謙卑。。毫無疑義,這次海嘯是上帝提醒人不要狂妄自大。信徒應是守望者,每當警覺祂透過大自然給我們的訊息,就當向世人發出警告,免招更大的禍難。聖經說:「萬物的結局近了,我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
這場浩劫原是天災,恐怕也是人禍。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於十二月廿六日表示,已於廿五日偵測到亞洲外海大地震;如果他們早些得到通報,這次災難造成的人命損失必然要少得多了。但南亞諸國因沒有海嘯預警機制,故未及時知會各國民眾疏散到安全的內陸高地。我們不禁要問為甚麼他們沒有預警機制?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那些發達國家大多數有基督教信仰背景的,難道在榨取貧窮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和掠奪他們的資源時,不應盡道義責任嗎?聖經豈非說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嗎?相反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災難後尚能允諾協助建立機制,實在叫那些發達國家汗顏。
被譽為「醜陋的香港人」本是錙銖必較,視財如命,但為了救傷扶危,不惜犧牲而義載、義賣,其樂善好施,悲天憫人,反應迅速比特區政府更快,足可洗脫醜陋惡名。政治人物的政見本不相容,互相蹶踶,現為了籌募善款賑災,不同政見者均可聯合攜手,呼籲各界捐贈南亞海嘯災民。香港這個蕞爾小島,區區七百萬人口,至今已籌得逾七億元善款,成為全世界人均捐助最多的地方。盼望全世界同心救災恤患的表現,能對罹難者帶來安慰和救助,對各國災區作出重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