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8 期(2005 年 1 月 16 日) ◎ 交流點 ◎ 駱慧(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宗教團體各自為南亞地震受災的國家和人民祈禱,平日在議會上爭論得面紅耳赤的政黨,也放下歧見聯手籌款救災,救援組織的募捐戶口善款不絕,甚至到街市買送的「師奶」,在街市販商發起義賣賑災時,也毫不手軟地支持,整個社會就在這場災難中團結起來,以愛心和關懷支持南亞國家的災民。
如果香港的氣氛長期維持在這種關懷的狀態,實是美事,可惜社會每次團結起來,只有在災難發生後,才能看到這種情景。每次有大量人命損失,才能喚起香港人的愛心。
前年沙士爆發,港人同心抗疫,但疫症過後,興師問罪便相繼開始。不知今次賑災的熱情減退了,領匯再次上市又隨之而來,還有較其他政治化的事件陸續發生,香港人又能否以賑災的熱心,繼續團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