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超越愛國與民主的爭論


2066 期(2004 年 3 月 28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港人對愛國的理解,在價值觀方面明顯與內地有所不同,但另一方面香港回歸以後,須要重新建立恰當的國家觀。本港教會領袖過往曾在這方面作出嘗試,結果是不歡而散。在現今「政治兩極化」的年代,本港教會可否凝聚共識,結合力量,另闢「第三條路」(超越民主與愛國),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所有信徒皆肯定要愛國家,也享受愛國家的自由與多元表達方式;大部分信徒傾向支持民主的政治制度,在上的執政者具備民主素質,而民眾可透過選舉來更換政府。

  這段日子,一群教會領袖在《信念書》廿年的歷史契機,深感本港教會在使命的實踐,要重新反省;他們認為國度使命不是只顧堂務發展,更要進入本土、國內、以至世界各地的文化深層結構之內。在基督裡,以真理和恩典,尋求衝突的化解、文化的共融。

   政治兩極化,反映在臺灣的總統選舉,造成的是族群之間的敵對與仇恨,令人惋惜 ! 我們所信的上帝是明察各族之間的恩怨,卻「在十字架上減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弗二16,17)

  教會宣講的不是「愛國為主體」的福音,也不是「追求民主的福音」(聖經對民主的論述不多),卻是滅掉冤仇的福音 ! 基督徒一方面是國家本土的公民,也是萬國萬民的;我們既批判一切政權的不義 (或極權,或民主),也尋求不同政見人士對話與復和。

  面向國家走向世界,我們要重思考教會的「一國觀」,其中包括認識中華文化與中國近代歷史,服事內地移居香港的同胞,支援北上升學和就業等。值基督受難日子臨近,正如《使命書初稿》所言 : 「香港教會的使命是沈重、又是輕省的,是痛苦的、又是榮耀的,是要進入死亡、然後再生的。我們是與神同工的,我們是與基督同死同活的-一切都是恩典!」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