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靠誰持續發展


2058 期(2004 年 2 月 1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出身草根的渣打銀行前中國區總裁黃遠輝,十歲入住柴灣徙置區時,首度嘗試乘電梯的滋味,由於徙置區鄰近墳場,他索性跑到墳場溫習功課。回想這段徙置區歲月鍛練出來的拼摶精神,他不無感慨:『我由木屋住上公屋,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可以安心奮鬥,就像香港人努力向上的精神。』」

  《明報》24.12.2003

  在財赤陰影籠罩下,特區政府仍撥款十數億元扶助青少年失業者,其中九億元用在延續一萬一千多個臨時職位、三億元用在青少年見習就業計畫、三千萬元用在青少年自僱創業計畫、五千萬元用在設立青少年持續發展及就業基金。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蔡元雲醫生進一步呼籲,特區政府應從速成立跨界別,跨部門的工作小組,專責督導各項青少年培訓及就業計畫,更要多做職業趨勢發展的研究,俾在培訓青少年時有所依循,務求令青少年得到適切市場需要(包括本地及國內)的培訓。

  特區成立後,流行「社會」(Social engineering)的意識型態,背後其實有一個假設,就是社會和經濟發展是「規畫」出來的,在這大前提下,人力資源的「培訓」不單止重要,更加是為滿足市場的需求。「求」甚麼,便「供」甚麼,而社會上是有一班「哲人」,透過數據分析、趨勢索隱、社會研究、他們必定洞悉先機,由他們來協調規畫,社會便一步一步走向高增值、高發展的天堂境界。

  究竟社會是先有「求」,然後再培訓一些「供」出來?抑或是社會「供」甚麼,才成就了甚麼的「求」?這是一個頗微妙而富予爭論性的問題。在「社會工程論」不流行的日子,青少年又是如何「培訓」出來的呢?當社會沒有其麼「跨界別」、「跨部門」的協調督導,青少年靠的是自己一雙手。沒安靜的環境讀書嗎?有的走進墳場,有的跑到啟德機場、海運大廈,或家中的天台。出身草根的渣打銀行前中國區總裁黃遠輝,只是無數例子之一,經歷徙置區歲月的鍛練,自我培訓成材,不用花納稅人一分一毫,他們持續發展的動力,由頭到尾都是自己。

  昔日遠渡重洋往星馬、美加等地謀生創業的中國「雙失」青少年,沒經培訓,沒有研究作理據,更沒有創業基金資助,但他們本身的拼搏精神就是最好的「資本」;他們力爭上游的決心、處事待人的誠懇和責任感就是他們的荐信。今天特區青少年問題之多,錯不在政府對他們缺承擔之協調,乃在於政府和社會做得太多,這個道理我們甚麼時候才醒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