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士」疫症~看香港基督教的社會功能(二)


2055 期(2004 年 1 月 11 日)
◎ 神學縱橫 ◎ 李志剛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沙士」(SARS)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簡稱。這是世界前所未有的疫症,雖然於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在廣東已有發現首宗病症,繼而在二零零三年一月至二月間分別在佛山、河源、廣州、中山、順德各地已經爆發嚴重疫情,死亡人數不斷增加,穗深汕各地人民紛紛搶購白醋、板藍根作預防藥物。而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楊永強對病情密切注視,以香港完善疾病監察機制,呼籲市民無用擔心。當二月二十三日有中山大學醫科教授在廣華醫院病逝,成為本港首宗「沙示」病案。及至三月十日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有十多位醫護人員有感染病徵,以致其後爆發疫症,病案日有增加。三月二十六日九龍淘大花園疫情嚴峻,病毒在市區不斷擴散,學校學生已有感染,以致在廿七日宣布中小學停課;廿九日大學相繼停課,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醫院藥物系加緊研究病毒來源。隨後「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香港為疫埠,為非旅遊疫區,令旅遊業、娛樂業、金融業均受重大打擊,市面經濟一落千丈。

  「沙士」疫症可算是香港前所未見的疾病災情,社會各行業遭受難以估計的損失。

  香港基督教和教會信徒都是社會結構的一部分,更是社會的個體單元,面對的衝擊,亦是香港開埠一百六十年以來所未見。為防範沙示的傳播和感染,基督教不少總會和區會都對屬下堂會發出「非典型肺炎堂會聚會指引」。

  從這些指引所見,反映教會在「沙士」病疫中,教會日常運作和禮儀體制有不少臨時措施,使教會陷入一個「非典型」的處境,其中顯然易見的有:

  (一)教會團契、小組、探訪活動暫停。

  (二)信徒聚會時需戴上口罩,影響信徒日常的交往和接觸的模式;以及崇拜聚會獻詩的模式。

  (三)聖餐禮儀與舊有傳統模式有所改變。

  (四)信徒交往禮儀的改變。

  (五)信徒對教會清潔要求有所重視。

  據所知有一些教會附設在中學、小學、幼稚園、託兒所之內,不少因為「沙士」停課的緣故,使到某些教會的聚會需要改期和暫停,甚至將教友分散到不同教會聚會。有不少佈道會、培靈會、洗禮;甚或一些機構所舉行的例會,都因此暫停或延期。由於信徒在「沙士」時期減少教會的聚會,相應教會在奉獻亦告減少;甚至基督教機構奉獻減少一成。無論是教會和基督教機構在奉獻上減少,教會預算必然受影響,各種工作同樣受到牽連。

  

  香港基督教在沙士所顯示的功能

  香港基督教社會的服務是包括許多方面的工作,由於「沙示」疫症涉及身體的健康,所以在醫療服務的接觸最為顯著。回顧香港教會歷史,早在一八四三年已有傳教醫院的設立照顧病人,其後該醫院遷往廣州,因而停辦。一八七二年東華醫院因疫病的創立成立,黃勝代表英華書院參與其事,惠及華人貧苦病人。時至一八九四年香港發生鼠疫,香港成為疫埠,是開埠以來所發生重大的疫情,其時基督教雅麗氏那打素醫院參與醫療疫病的工作,取得極大的成效。疫症過後,更有道濟會堂主任王煜初牧師向政府上書,建議興建公共浴室,提供華人沐浴處所,以防污垢細菌傳染,終獲政府接納,在華人居住社區興建公共浴室。在此顯示香港基督教會的信徒和所主辦的醫院,在過往的年日對醫療服務作出的貢獻,發揮「全人健康」的功能。

  香港「沙士」事件若以三月十一日威爾斯醫院8A病房,首先發生二十名醫護人員感染開始計算,至六月二十三日世界衛生組織對香港宣告疫區除名,「沙士」事件日程共有一百零四天。而疫症發生,是以威爾斯醫院首當其衝。其時主管醫院工作由沈祖堯教授負責,因為他日以繼夜辛勤的工作,一方探究病毒的來源另方面提供院方治療「沙士」方法,由於產生成效,已獲學術界、政府醫療界、以及「沙士」病者的讚揚,於八月十日獲得「抗SARS獎」的票王,足見沈祖堯教授,在香港「沙士」病疫的貢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