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之道,這是每一個人生存的必需,是不可以或缺的。最起碼的是求飽,所以我們投身社會,辛苦經營,攪盡腦汁或胼手胝足,也只是同一的要求︱搵食。
誰都有的是「家常飯」,不管是富戶貧宅,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灶頭,「番屋企食飯」這也是每個人心窩裡一句帶著親情、溫情的話。兩餐或三餐之外,還不時烹製一些或鹹或甜的小吃,家家戶戶平添不少「家庭樂」。但家廚所能做的是有限,又或友儕的交際,戚串的往還,就得求諸茶樓、酒樓,這樣的要求,就不單是求飽,而是要求精了。
除了茶樓、酒樓、飯肆,雖然也有等級之分,但精研良譜還未瑧較美好境界,就有別樹一幟的︱茶室,這就非常講究了。
茶室經營不設早市,要到中午時分才開始營業。光顧的先得三有:有閒、有錢、有揀飲擇食的能耐。茶識怎樣品嘗,點心小食懂得甚麼時令該吃或不該吃,貴精不貴多。呼朋聚侶也只好三數知己細斟低酌,絕不宜一大夥子鯨飲豪吞,雅興盡掃。
茶室先是講裝飾佈置和擺設,鹹甜美點,都是待客人落單後,才即做即炊。各家都各有自己的特色,有些甚至只此一家、唯我獨有的出品。像婦孺皆知的「娥姐粉果、貓耳麵、禮雲子薄餅」等,不管蒸、炸、煎、炒,份量不大不多,配搭的醬汁俱不一樣,正如孔夫子說:「不得其醬不食」。盛載的器皿,也用江西名瓷。
還有的是,我們都慣聽到的,甚至現在也有一些茶樓、食肆,也用「星期美點」作號召,這簡直是瞪著眼扯謊。原來這正是當年的茶室,每週的一或兩道的創新製作,大約一個星期,也隨著時令、節期,用適時的的時蔬瓜果,配上及時的山珍海產,教人大快朵頤。大半世紀過去了,到如今仍心切繫之,垂涎欲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影音視像】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城市脈搏】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